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我国500吨级航天发动机年内可完成工程样机研制

2018-03-10 10:58:11 胡喆、高敬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晨 林晨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 胡喆 高敬)我国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2018年可完成工程样机研制,采用了目前世界同类发动机最大推力量级的推力室方案,工程立项后8年内可提供飞行产品。

记者在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刘志让时了解到,重型运载火箭是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是未来开展大规模航天活动的基础。长征九号就是一款我国正在论证的新一代重型火箭,其起飞推力为30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至少100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至少50吨,与美国土星5号运载火箭运力相近,可以满足未来载人登月、火星探测和更远的深空探测需求。

国防科工局权威人士透露,长征九号运载火箭计划在2030年左右实现首飞。推举重型运载火箭的三型新液体火箭发动机为500吨级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200吨级液氧液氢补燃循环发动机、25吨级液氧液氢膨胀循环发动机,分别用作重型火箭的一、二、三级。

“航天发展,动力先行。一款发动机的成熟,一般需要15年左右的研制周期,因此需提前规划、行动起来。”刘志让介绍,围绕该型火箭,将开展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200吨级氢氧发动机等关键技术攻关,一旦成功,将实现低轨运载能力从25吨到100吨级的跨越。

据了解,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采用了目前世界同类发动机最大推力量级的推力室方案,发动机比冲性能高、系统配置简单,采用机电一体化控制、分级起动和故障诊断技术,使用维护实现程序化、自动化,维护更加简便实用。

刘志让表示,基于三维数字化研制流程,目前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全面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了全三维数字无纸化设计,系统方案和总装布局方案在多轮论证基础上已经确定,发动机主要组件完成了设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