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体育> 综合体育 > 正文

让林丹吐槽、安塞龙下跪 世界羽联新规威力有多大

2018-03-10 09:25: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小妮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10日电(王禹)近日,德国羽毛球公开赛激战正酣,赛场外球员们对国际羽联新规的不满再度引发热议。林丹更是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发文质问国际羽联,“你们改发球的规则,意义在哪里?”他表示自己打了十几年比赛,现在要被重新教发球,直指规则不合理。

2017年4月,世界羽联决定将发球高度由此前的不能过腰改为不得超过1米10。7个月之后,世界羽联将规定发球高度从1米10提高到了1米15(发球时击球点的高度不能超过1米15)不管运动员个子高矮,发球高度全部保持一致。

但是在不少运动员看来,世界羽联这样强制性的规定太过极端,完全没有考虑到运动的实际情况。丹麦选手安赛龙就曾经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布视频,用蹲地发球和跪地发球等搞笑的姿势发球,以表达对新规的不满。

发球新规同样给中国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在此前的集训中,国羽教练组便针对这一规则组织球员进行了相关训练。但从过程来看,包括谌龙、李俊慧在内的球员都有些不适应。要么超线,要么不习惯过低的出球点,导致发球没过前发球线,成功率并不高。

德国公开赛是该新规实行的第一站,随着比赛的逐渐进行,亲身感受发球新规的球员们对于这一项规则的抱怨不仅并未停止,反而愈演愈烈。印度女双球员斯基•瑞迪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这太具有挑战性,现在所有球员都将精力放在发球上,很多球员都改变自己的发球方式,还是出现失误,这除了让球员生气,也只能增加她们的挫败感。”

8日下午,在比赛中受到新规困扰的林丹也通过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发文,表达了对世界羽联新试行的1.15发球高度规定的不满。“训练了三十来年,在今年世界羽联来教大家发球了?说句实话这简直荒谬。”同时他指出:“你们更需要去走访运动员、教练员的建议,而不是几个人在房间里就推行出一个新的规则。”

与此同时,新规的发球高度测量装置也成为争议的焦点。该装置是在发球裁判的视线前方放上一根金属立柱,上方有片透明的亚克力板,板上有条与地面平行的黑线,距离地面1.15米,发球裁判坐在座位上看过去,发球者球拍击球瞬间不得超过这条黑线。

在发球裁判员实际判罚过程中,依然存在主观标准左右结果的情况,并不能保证新规初衷所要求的客观,这样的判罚很难让选手们完全信服。林丹就在微博中表示:“原本以为世界羽联推行新发球规则有科技的助力,结果还不是人眼分辨说你违例就违例了,说你没有就没有,不像鹰眼来得有绝对的说服力。”

本次比赛,发球违例的“重灾区”双打赛场违例频出,就连单打赛场多次下手发球都成为发球新规的“牺牲品”。新规的试行初衷是为了让发球的判罚能够更客观、准确,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规相应的配套硬件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实行结果违背初衷。

高个子球员对新规难以适应,在外界看来能够因此受益的矮个子球员对此也并不买账。来自中国香港的选手甘超宇更是成为新规之下的首个受害者,在比赛中甘超宇先后6次被吹罚发球犯规,导致他不得不用正手发球避免再次犯规。

赛后,甘超宇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吐槽:“我以为自己很矮所以不会犯规,但比赛还没有打几分就被判了2次犯规,难道是因为我长太高了?”

事实上,这并不今年第一次国际羽联因更改规则被选手们集体吐槽。此前,世界羽联颁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新规,比如取消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的概念,换成具有不同等级(Grade)和级别(Level)的“世界巡回赛”。除此之外,世界羽联还“强行”规定世界单打前15位和双打前10位的选手每年必须参加至少12场比赛。

针对新赛季推出的赛事改革,世界羽联副主席图兰解释道:“我们希望新的世界巡回赛可以让所有球员收益,所以加大了赞助力度。我们必须通过让他们可以参加更多比赛来尽量提高他们的潜在收入。”

这一强制频繁参赛的规定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林丹不但在2018年一开年就在马来西亚大师赛和印尼大师赛中上演了两次一轮游,赛后他更是直言会把精力放在世羽赛、汤姆斯杯等最重要的比赛当中。

同样上演“一轮游”的大马一哥李宗伟也表示对他而言,这不是重要的比赛,“我也没有做最好的备战,我与羽总会讨论可能不参赛就交罚款,因为我已不是25岁,我即将36岁,所以会好好策划参赛计划。”

2017年世锦赛女单冠军奥原希望认为世界羽联强制性要求球员参赛,对运动员十分不利。“世界羽联的强制性参赛对我来说非常不利,尤其是众多的比赛需要去参加,而每位球员并不能在每场比赛都保持最佳状态。”

面对球员们的纷纷抗议和急转直下的现状。图兰终于做出回应:“我知道现在改革过后球员们有很多比赛要打,我们将不会忽视球员们的反馈。这次改革是艰难的,但同时我们也在通过倾听大家的回应从而再来审视这些改革。”但他同时表示不一定会做出改变。(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