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早上,贵州乌蒙山麓寒气透骨。海拔1500多米的关寨火车站,六盘水工务段关寨线路巡养工区的6名铁路工人集合,工长陈荣点名分工,一天的巡线工作就开始了。每一根枕木都要走到,每一颗螺丝都要看,每一寸钢轨都要检查到位。
2月22日,工长陈荣(右一)带着队员巡检线路。 早上,贵州乌蒙山麓寒气透骨。海拔1500多米的关寨火车站,六盘水工务段关寨线路巡养工区的6名铁路工人集合,工长陈荣点名分工,一天的巡线工作就开始了。每一根枕木都要走到,每一颗螺丝都要看,每一寸钢轨都要检查到位。在陈荣看来,“说起来是粗活,干起来很细,一点不敢马虎。”待在这里的20多个年头,他的鬓角生了白发,却也深深理解了寡言少语的父亲。 1965年,陈荣的父亲从重庆来到贵州。当时贵昆铁路关寨车站受地形限制,只能设在几座山间的凹地中,需架设大桥,开挖隧道,工程十分艰巨。1994年,已经30岁的陈荣原本在老家当村干部,不料退休的父亲坚持要他过来接班。“我当时不知道他有这么个精神,待在这里我很不理解,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才慢慢领会。”陈荣说。他觉得自己深受父亲影响,干工作一丝不苟,做什么都做到最好、最极致。“铁路行业安全是天大的事,我们经常说下雨人们往家里面跑,我们是往外面跑,我们要跑出去,守住我们的岗位,守住我们两个钢轨,老一辈也是这样干,我们这边也是这样干。” “以前我们是靠人工干,现在是‘科技+机械’,标准化、精细化的养护作业,让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陈荣说。望着车站隧道口上嵌刻的大字,他说,每当列车从身边经过,看到旅客坐在里面一张张笑脸,就感到很自豪。他相信,那种笑容在父亲脸上也一定出现过。新华社记者陶亮 摄 |
更多>>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