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牵妈妈的手】全国道德模范房泽秋:小家传递大爱 点燃向善之心

2018-02-21 17:54:11 李文亮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房泽秋志愿服务驿站 (央视网记者 李文亮 摄)

  房泽秋志愿服务驿站 (央视网记者 李文亮 摄)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亮) 除夕之夜,万家团圆,济南市民房泽秋一家,却难以享受这份安宁:房泽秋应邀参加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活动,积极引导更多的家庭和组织奉献孝心与爱心,在她心里,除了自己的小家,那些无人陪伴的老人更让她放心不下。儿子于宵宁则在自己工作的居委会坚守岗位,等值勤结束,已是大年初一。

“今天不只是过大年,还是我的生日,尽管不能在一起吃年夜饭,但妈妈在做着有益的事,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也挺有意义的”,于宵宁说。

除夕之夜,在岗位上值勤的于宵宁。(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除夕之夜,在岗位上值勤的于宵宁。(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却因为两代人的善行义举而那么不凡。

为了当年一句“跟我走吧,我来养活您”的承诺,济南市历下区居民房泽秋和丈夫于海,36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瘫痪老人李玉柱,直到老人97岁高龄安然离世。房泽秋的事迹引起强烈反响,她曾荣登“中国好人榜”、获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文明家庭,受到过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先后当选为济南市、山东省人大代表。

2018年山东两会上,房泽秋提出关注成年心智障碍残疾人的建议。(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2018年山东两会上,房泽秋提出关注成年心智障碍残疾人的建议。(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亲敬老一直是这个家庭的传统。

当年,只有19岁的房泽秋开始照料半身不遂的李玉柱老人。于海曾经是她的同事,正是李玉柱住院时,他常到医院帮忙看望照料,两人才走到了一起。

打从记事起,于宵宁看到的,就是父母对李玉柱爷爷无微不至的照顾。直到上初中,他才从邻居口中知道这位“二爷爷”并不是自己的亲爷爷。“父亲给老爷爷洗澡,每天准备一日三餐,背着他上楼下楼,到医院去看病,我从没听到过半句怨言”,于宵宁回忆说。

2014年夏天,房泽秋一家人与李玉柱。(央视网记者 李文亮 摄)

  2014年夏天,房泽秋一家人与李玉柱。(央视网记者 李文亮 摄)

身教胜于言传,大善大美的家风,在两代人之间传承。

2012年,于海不幸突发疾病去世,于霄宁在悲痛中接过父母的班,继续完成父亲未了的心愿。2014年,央视网记者曾采访过这个家庭,看到于霄宁背老人去医院,为老人涂开塞露抠粪便、洗澡、剃头,一切都井井有条。为了与妈妈轮班照顾李玉柱老人,他还放弃了北京的工作,在家里做兼职。妻子王娜也和丈夫、婆婆一起分担重任。

“金钱上的给予很简单,但要做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真的挺难,尤其是我和于宵宁把老爷爷接到家里来以后,更体会到爸妈两个人30多年来的不容易”,王娜说。

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骨血里流淌的忠孝基因,在这个家庭里延续。“36年,我们坚守了自己的承诺,就象于海说的,不为别的,我们至少给孩子做了榜样。”房泽秋说。

2018年春节前,房泽秋(左二)与志愿者走访看望90岁的朱大娘。 (央视网记者 李文亮 摄)

2018年春节前,房泽秋(左二)与志愿者走访看望90岁的朱大娘。(央视网记者 李文亮 摄)

李玉柱老人去世后,房泽秋一家孝亲敬老的义举并未停止,而是延续到更多老人身上,点燃了更多人的向善之心。

2015年3月,以房泽秋命名的志愿服务工作站成立,许多志愿者慕名而来,他们每周都会组织三四次公益活动。目前,房泽秋志愿服务团队已从开始的几个人发展到1000多人,志愿服务驿站也遍地开花,从开始的1个,发展到3个,2018年将有望达到数十个。

从一个房泽秋到一万个“房泽秋”,这是房泽秋的心愿。为了这个心愿,她正努力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敬老爱老助老的队伍。

于宵宁这两年选择了在居委会工作,与妈妈的志愿者服务驿站离得不远,但两人都太忙,见面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妈妈这两年太忙了,家里也指望不上她,看着她这么累,我们有时候也心疼,但只要是她乐意做的事情,全家人都支持”,于宵宁说,自己的工作虽然琐碎,但可以直接服务老街坊,也会经常引导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寒冷冬日里,这个美好的小家,就如一缕阳光,润人心田,温暖社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