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石涛:多维度聚焦精准扶贫
2018-02-13 16:11:2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从新的视角,对精准扶贫进行新的思考。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要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加强考核监督。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增加了贫困县居民收入的估算难度,因此,深入探讨贫困县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对实现精准脱贫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中,首先是必须“精准”地找到扶贫对象。通过抽样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我们对山西省的42个贫困县、5000余户贫困户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有超过90%的山西省贫困县居民恩格尔系数低于50%。根据联合国对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划分标准,恩格尔系数处于40%至50%之间被视为“小康”。若按此标准,这些贫困县的居民当不在贫困之列。现实与标准之间为何会有如此偏差?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存在一定的自给自足率导致其食品支出不高,二是教育、医疗等刚需支出占比较大导致恩格尔系数失灵。引入“教育”和“医疗”两个因素对恩格尔系数进行修正,仍然无法准确反映山西省贫困县居民的贫困状态。因此,凭借恩格尔系数衡量贫困问题在山西存在一定偏差。 “精准”地找到扶贫对象,必须了解贫困的多维度概念。我国的贫困类型大致分为两类,“收入型贫困”是指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国家贫困标准的绝对生活贫困;“支出型贫困”指因医疗、子女教育、意外灾难性事件等原因导致刚需支出巨大,造成家庭入不敷出,处于社会救助的“夹心层”。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山西省多数贫困县居民收入不高,而教育、医疗等刚需支出却较高,导致其陷入了一种贫困新常态,相对“支出型贫困”是一种长期的贫困状态。于是,我们结合国家两类贫困的概念,将这种家庭收支不平衡的新常态贫困命名为“准支出型贫困”,从而突破了我国目前单一以年人均纯收入划分贫困与否的标准局限。 |
相关阅读:
- [ 02-13]满足心愿
- [ 02-13]也给扶贫干部送些“温暖”
- [ 02-12]【十九大 理论新视野】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理论品格
- [ 02-12]平均每天有7户贫困户迁居新家——河南卢氏县易地扶贫搬迁见闻
- [ 02-12]资本扶贫,关键在“可持续”
- [ 02-11]【家国网聚·网络旺年】访贫问苦和精准扶贫就要这样做
- [ 02-11]教育扶贫,要变“外部输血”为“自身造血”
- [ 02-07]关键是激发脱贫的干劲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