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节日病”出现新变种入侵苗头 有干部借考察曲线游玩

2018-02-13 10:49:07  来源:检察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时尚风”新变种:曲线游玩、我健身他买单

近年来,旅游、健身已成为一种时尚,一些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也加入了时尚队伍。但有所不同的是,他们不占用私人时间,不花费个人钱财,而是借考察、调研之机“曲线游玩”,借他人资源满足自己运动健身的需求,成为“三公”腐败新动向。

2016年9月,四川省兴文县粮食局局长王绍军带队到江西考察和参加交易会期间,擅自改变行程,绕道到海南三亚旅游,用公款报销差旅、住宿、餐饮等费用共计2.3万余元。王绍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公款旅游费用由参与人员个人承担。

2013年至2015年,天津某国有企业监事会原主席李庆云多次接受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吴某邀请打高尔夫球,相关费用由天津某私营企业董事长赵某支付。2017年11月,李庆云受到开除党籍、行政撤职处分。

此外,借子女婚嫁大摆酒席敛财、设“小金库”违规发放奖金和补贴、以微信红包形式收受礼金、以网购快递方式接受礼品等不廉行为也极易出现在节假日的特殊时间节点上。

病根——侥幸心理是节日腐败重要因素

2018年1月17日晚,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2017年12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594起,10672人受到处理,7329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2017年全年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1008起,处理71644人,给予党政纪处分50069人。

从2017年全年查处的51008起问题看,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最多,共12636起;其次是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9591起。此外,还包括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9087起、违规公款吃喝6504起、大办婚丧喜庆5838起等。这些问题都极易在节假日的特殊节点反复出现,都是“节日病”中最常见的类型。

分析比较各月查处情况,又会发现,2017年前5个月,查处问题数全部都在4000件以内,前三个月最少,均在3000件以下;而从5月开始,查处数突然增多,除8月在4000件以内外,其余月份全部突破4000件。

“查处数量的增多,一方面表明党中央对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查处力度和强度在不断提升,对党员干部的作风要求更加严格;另一方面也表明,‘四风’问题弹性很大,很容易回潮和反复。”中国社会科学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蒋来用告诉记者,经过十八大以来驰而不息反“四风”,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均得到明显改观,一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于是产生了“差不多行了”“该歇歇脚、喘口气了”的放松心理,加之后半年传统佳节较为集中,很容易让“四风”趁虚而入。这些都是造成2017年6月以后查处数量增多的原因。

记者梳理被曝光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后发现,为躲避纪检监察机关的查处,一些党员干部给“四风”行为披上了“隐形衣”,曲线腐败、变相捞钱,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一些被查处的腐败官员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侥幸心理是节日腐败的重要因素。

为了让“寿宴”办得更隐蔽,贵州省赤水市官渡镇五里村党支部书记王明江与妻子花了不少心思:“寿宴”在酒楼操办,不张贴标语,“寿星”不到场;不在现场登记礼金,提前买好信封,让客人在信封上写上名字将礼金装在里面,由2名侄儿在家中收取。但很快,赤水市纪委就接到相关问题的举报,并迅速成立调查组进行核查。

在湖南商学院教授、湖南省廉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邓联繁看来,侥幸心理的存在,一方面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的糊涂,主要是对中央纪律规定认识不清,对“四风”问题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误判了中央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决心,低估了纪检监察机关发现“四风”问题的水平、媒体曝光“四风”问题的快捷、人民群众举报“四风”问题的自觉;另一方面反映出某些党员领导干部对权力和物质的贪婪欲望依然难以遏制,加之过去多年来形成的官本位、权本位、好面子、摆架子、讲排场、比声势、搞特权、耍威风等不良作风习惯已经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形成思维定式,这些都是当前“四风”问题不时反复、难以彻底消除的重要原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