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我看到人的变化” “不光是铁路,我们社会各行各业都在腾飞发展,但铁路可以说是中国的一个缩影,从中我看到了人的变化。” 李春萍记得80年代中期当列车员那段时间,火车上能看到的颜色大概只有两种,服装不是蓝的就是绿的,“那会儿人很穷,也没人敢穿个花的红的”。当时物资匮乏,物流也不发达,年底回家旅客们大包小包提上车的,大多是烤鸭、果脯这些北京的特产。 三十多年过去了,她所在的车站,如今往来的乘客衣着五颜六色、花样百出。她看到提着年货回家的人也变少了,“可能更多的是带着钱回去吧。” 1995年,牡丹江—长汀 王福春的镜头中,乘客在车厢里的活动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悄然变化。 原先乘客看杂志打发时间,后来他发现有人将自己的录音机放在车窗前,播放起邓丽君的歌曲。时间再往后推,付费观看的电视也短暂地出现过。千禧年之后,列车开始向乘客出租旅途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到如今人们自带平板电脑。此外,还有自主选坐、微信支付、刷脸进站、智能导航、网络订餐等新事物。 “以前四面八方的乘客来了以后,坐了就问你是哪的?你是广东的,他是东北的,不到一分钟都成好朋友。中国人还有特点,有酒同喝,有茶同饮,所以这样的话感情拉近了,打扑克、下象棋。来来,你过来过来,这很正常。” “但现在临座都不说话,问你哪的,也不回话,都千篇一律低头玩手机。世界拉近了,人却疏远了。过去是什么呢?距离很长,但感情很近。”他感慨,住了好几年,自家的邻居他都不认识,连他们家有几口人自己都不知道,而以往街坊间,谁家做什么菜都清清楚楚。 王福春一边惋惜,一边“很庆幸”留下这些,因为有的东西已经成了“历史的痕迹”,再也见不到了。 “比如说火车上做广播体操,现在完全没有了。还有带动物坐火车,改革开放以后,呼一下全上来了,一实行安检又不行了。以前上了车占了座就是谁的。旁边搁一双鞋、搁个帽子也就占座,现在已经不允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