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珊瑚:去海底“植树造林” 他们用了近十年时间,在中国南海海底种植了十万平方米珊瑚。 这是一项科研,更是一个辛苦的劳作。未来,他们希望能够推广“海洋牧场”的概念,通过修复珊瑚,恢复海洋生态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明子 张浴阳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个粗壮的珊瑚分枝。 它们已开始膨胀,呈现出粉红色,12只灰色的触手,像花瓣一样环绕在口盘四周。 张浴阳是在等待珊瑚虫排卵。他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下文简称“南海研究所”)珊瑚生物学与珊瑚礁生态学科组的助理研究员,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中国南海的海底沙石上,依靠人工,培植并播种珊瑚。 这是一项科研,更是一个辛苦的劳作。团队成员多数已经工作了近十年,组长黄晖则是从博士时期便参与进来,为保护和恢复中国南海的珊瑚礁工作了20多年。 海底的“热带雨林” 在水下10米的苗圃床上,几株直径约20厘米的鹿角珊瑚虽未呈现出鲜艳的色彩,但已初具鹿角的形态,一群小鱼穿梭其间,显然已在此安家。这几株珊瑚一年前还只有手指大小,是助理研究员张浴阳从附近的珊瑚上折下的断枝。 “苗圃看着壮观,但只是过程之一。”张浴阳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道。种植珊瑚的全部过程,包括采卵、繁殖、育苗、移植等环节,育苗是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一环。育苗结束后,还需将已“成年”的珊瑚移植到礁体上,才算完成全部“种植”工作。 眼下的这片苗圃,是为西沙群岛七连屿赵述岛的珊瑚修复项目而培育的。项目从2015年开始,未来多年仍需每年增添新苗圃。 一直以来,珊瑚及珊瑚礁的生长状态,被视为海洋生态的指标。这个指标是由珊瑚虫和虫黄藻的奇妙共生完成的。 珊瑚虫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分泌碳酸钙,向外扩建外骨骼,但骨骼本身并没有颜色,珊瑚的颜色是由珊瑚虫的房客虫黄藻带来的。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糖和氧气,供给珊瑚虫做主要营养源,作为回报,珊瑚虫将自身代谢的二氧化碳和氮磷给虫黄藻做光合作用的养料。这对绝妙的共生关系对海洋环境的要求极高。 不仅如此,珊瑚礁还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住所”。珊瑚礁对海洋的生态意义,就像森林与山峰的关系,森林可以防风固沙、保育生命,没有森林,山峰将成为一片死寂的不毛之地。珊瑚礁也被称为海底的“热带雨林”,可以有效阻挡风浪对海岸的侵蚀,并为海洋生命提供栖息之地。在全球3.6亿平方千米的海底面积中,珊瑚礁虽然只占0.2%,却是25%海洋生物的庇护所,渔业、油气资源、潜水旅游等经济活动都与之息息相关。 中国南海拥有全球2.57%的珊瑚礁资源,位居世界第八。黄晖至今还记得,2002年第一次去西沙永兴岛做珊瑚礁鱼类调查时看到的情景。 “当年的西沙,真的像天堂一样。”黄晖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从船上望向海底,一眼就能看到8米深的水底,潜入海中,五颜六色的珊瑚迎面舞动,覆盖率最高的区域可达到90%,色彩斑斓的热带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悠游,海龟在海底漫步,附近的渔民每天可捡上万斤海参。 “那时已经不是西沙最美的时候了,现在更是面目全非。”黄晖说,最近二十年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天敌爆发、海水污染、过度采挖等多种因素,中国南海的珊瑚覆盖率已经减少了80%。黄晖悲凉地说,“我们的项目越多,说明原生的珊瑚状况越差。” 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是珊瑚被毁坏的直接原因。珊瑚的生长过程对温度有极高的要求,一般在23至27摄氏度时状态最佳,一旦水温升高,珊瑚就会“白化”,甚至死亡。 1998年,地球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全球约16%的珊瑚礁出现了“白化”。在2015至201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中,部分地区持续升温近10个月,马尔代夫海洋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马尔代夫周围岛屿大约73%的珊瑚礁在2016年3月到5月期间出现“白化”。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的生物学院副教授茱莉亚·鲍姆曾因此公开预测,“即使现在能够阻止全球变暖,预计仍然有90%以上的珊瑚会在2050年前死亡。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我们就有可能失去所有的珊瑚礁。” 在2016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上,时任国家海洋局生态环境保护司副司长王孝强表示,近年来,受人类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增强和全球气候变化日渐加剧的影响,中国南海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不同程度地遭受了破坏与退化。“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珊瑚礁面积累计丧失了80%。” “就算用‘严重退化’来形容也不过分。”黄晖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有关珊瑚保护与修复的工作纷纷开展起来。作为中国最早的珊瑚修复团队,黄晖团队的工作是从2005年开始的。“说实话,我们的起步已经晚了。”据黄晖介绍,当时,以色列已经提出了珊瑚园艺学,日本已在冲绳开始了多项修复工作,与南海邻近的东南亚各国的野外培育项目也早已开展,“我们至少比国际先进国家晚了二十多年。” |
相关阅读:
- [ 01-17]2017年福建省实现非法采捕红珊瑚零案发
- [ 11-13]日媒称红珊瑚面临灭绝危机:日本人增捕捞 中国人喜收藏
- [ 10-29]点赞丨二十年,她和团队在海底“植树造林”十万平方米!
- [ 09-06]“科学”号采集到一个数千岁深海珊瑚
- [ 08-30]今明两天厦门维持晴热天气 市区最高气温可达33℃至34℃
- [ 04-29]广西中越边境查获155朵白珊瑚65只东方鲎
- [ 04-26]澳科学家提议增厚大堡礁空中云层 阻止珊瑚白化
- [ 04-14]620克红珊瑚卖13万元 利令智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