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中国养老制度存在这些不足 法律如何保障老有所养?

2018-01-20 12:03:17 赵衡 来源:检察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我国养老现状

张徐宁介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亟须得到重视。按照国际通行的老龄化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的国家或地区,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发布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为2.3亿,占总人口的16.7%,我国社会老龄化的特征已经十分显著。而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报告,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17.17%,预计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将达31%。

崔建华表示,从我国养老机构现状来看,由政府设置的公立养老机构承担着“老无所养”的部分老年人的养老,该类养老院同时承担着部分不符合免费养老条件的老年人的有偿养老服务。由政府出资、管理的养老院基本满足了我国城镇“三无”老年人和农村“五保户”养老的需要。随着我国老年人的增多,对养老机构的市场化需求也日益强烈。不符合由政府提供养老条件的部分老年人为了更好地安度晚年,自费选择商业化运营的养老机构来养老,也有部分老年人请保姆来家中照顾养老。但是,崔建华认为,由于当前尚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构来规范养老机构和养老中介服务市场,导致其中侵害老年人权益事件屡有发生,其中严重者已经涉嫌刑事犯罪。

我国养老制度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张徐宁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事件,固然与老年人自身维权能力偏弱有关,但也暴露出我国养老制度存在不足亟待有关部门重视。从当前现状来看,侵害老年人养老权益的案件主要有两类:一是以提供养老服务为名,或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无意导致老年人养老金损失;或是有意采用欺诈手段非法占有老年人用于养老的积蓄,这种行为可能构成犯罪,主要涉及诈骗、合同诈骗等罪名;二是很多养老单位在提供养老服务过程中偷工减料、降低养老服务质量。而无论是行为人有意还是无意,老年人由于自身认知水平、健康状况等因素限制,往往难以及时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再加上当前我国养老制度不完善,导致养老服务市场供给不足,养老机构数量及养老服务项目均无法满足当前庞大的老年人群体的需求。

崔建华认为,养老制度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政府主导的养老服务不足,而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又不充分。目前政府主导的养老服务一般只能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而由于养老服务行业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较高,前期投入所需资金巨大,承担的责任大、风险高,而利润率相对较低,导致了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并不充分,民营资本对养老产业持有观望和犹豫态度,这就造成养老服务的供给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其二,农村养老难问题突出。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养老分为城镇职工养老和农村养老。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主要依靠养老保险金,而农村老年人则主要依靠子女赡养。农村养老除了政府主导的“五保户”养老之外,绝大部分农村老人依靠子女赡养。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力向城市转移,无论是流动打工还是定居城市,带父母一同进城居住的比例较低,农村留守老人、空巢家庭占很大比例,使农村养老问题更加突出。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足进步,正在探索建立覆盖城乡老年人范围的全民养老体制。新型全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将农村老人纳入到养老体制中,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的现状得到根本性扭转尚待时日。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是新时代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农村养老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养老服务业快速、高效发展的瓶颈。其三,养老从业人员缺失,专业技能不达标。从当前从业现状来看,养老从业人员存在相当大的缺口,而且现有养老从业人员流失相当严重,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从业人员问题更为严重。据调查显示,在所有家政服务项目中,老年护理特别是失能老人护理,由于从业责任、风险等因素影响,时常被家政从业者抵触。养老从业人员的紧缺和护理技能专业化质量总体不高的现状,成为制约中国养老产业健康良性发展的瓶颈之一。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