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欧盟和美国的金融机构监管者日前先后发布关于金融数据共享的法规或指导意见,计划今年开始实行。毫不夸张地说,金融数据共享虽然看起来更像是监管变化而不是技术突破,但它带给金融领域的冲击和改变,一点都不逊于目前的任何金融科技。英国《经济学人》将其称之为欧洲银行业的“地震”。 众所周知,银行掌握的客户数据是其赚钱的最重要资源。银行凭借对这些数据的掌控,了解客户的偏好和风险,进而为客户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和风险定价,赚取最终利润。因此,银行对这些数据严格保密,别说其他金融机构竞争对手,就是客户本身也不能轻易获得所有自身数据。这导致客户难以对自己在不同机构的多个金融账户进行统一管理。 看看你的手机,里面是不是有很多家金融机构的应用软件?为什么不能在一个应用里解决问题?金融数据共享概念的提出,就是要打破藩篱,让金融科技公司在客户授权的前提下,拿到客户在所有金融机构的数据。这显然给金融科技公司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简言之,金融数据共享是指监管者通过法规,使客户本人或经客户授权的机构,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共享自身数据。客户数据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客户向金融机构主动提供的数据,比如个人资料和财务状况等;另一种是金融机构在服务客户时积累下来的数据,包括其交易数据及风险评估。 如果金融数据可以共享,客户只需打开一个应用,就可以了解自身的整体财务状况,而不需要像之前一样,打开每个账户,再来做繁琐的加总工作。更妙的是,客户可以在这个应用中比较各家金融机构对于类似金融产品的报价,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这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金融数据共享的最大受益者应当就是金融科技公司,因为它们充满创意,必然会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多的金融服务,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繁荣金融科技创新也是各国监管者力推金融数据共享的最重要动因。与此同时,客户群体也会享受到创新服务带来的好处。不难看出,金融数据共享的推行,将改变数据割裂的现状,改变整个金融业的竞争业态。传统的金融机构如银行,将在与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中进一步失去优势,未来可能成为客户金融数据的搜集者、处理者和提供者,角色更像是金融领域的基础设施;金融科技公司则在此基础上再向客户提供各种灵活的金融服务。 不过,金融数据共享勾勒的蓝图虽然美妙,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数据安全问题。当客户的数据与很多机构共享之后,网络黑客就会有更多的渠道对银行数据系统进行攻击,令数据泄露风险大大增加。而且,数据共享令客户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透明人”,这对隐私的保护提出了非常严重的挑战。(夏乐) |
相关阅读:
- [ 01-12]英首相安抚银行家:金融业是脱欧谈判优先考量
- [ 01-11]贼心不死 瑞士八旬老汉蒙面抢银行
- [ 12-20]百万枚硬币!德国银行职员数了半年完成清点
- [ 12-11]黑客组织攻击俄多家银行 两年间窃取7200万卢布
- [ 12-07]要查特朗普的账! 德国银行被卷进美“通俄门”调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