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新时代来了:新特点,启示新目标

2018-01-13 18:01:20 思客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勍   我来说两句

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

  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

【新时代来了】系列之三

李老师: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非常重要,主题是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以后考试不论是填空题,还是简答题,或者是论述题都有可能涉及到,大家一定得好好听,别只想着下课让班长来拷课件啊。

小贤:老师,这有何难?我们初中时就背过了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李老师:嗯,小贤同学背得挺溜啊。不过有点儿审题不认真,要注意标题中的“变化”二字。上节课我给大家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新时代自然会对应着新特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是非常显著的一个新特点。

小贤:哦,对对,已经发生变化了,我在新闻里也看过了。不过初中时背诵的那个印象太深了,很容易就记串了。

李老师:死记硬背当然不容易记住。我教大家一个方法,对比记忆法。咱们先说前半部分的不同,两个“需要”是不一样的。有同学可以说说为什么吗?

小虎:我觉得应该是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以前大家都关心吃得饱不饱,现在更注重吃得好不好。

李老师:嗯,小虎同学就知道吃,不过说得很对。但吃只是一方面。还有同学补充吗?

小可:我觉得是人们的视野更开阔了,除了物质层面的需求,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多了,比如社会公平啊,法律公正啊,环境改善啊,这些方面的意识都比较强了。

李老师:说得不错。社会发展了,时代变化了,人民群众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在需要的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原先物质文化的层次和范畴。咱们再说后半部分,“落后”与“不平衡不充分”,有同学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小华:我认为前一个说的是温饱时代的问题,后一个说的是小康时代的问题。

小琼:感觉我们现在已经不落后了,毕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嘛。但确实还有一些地方不够发达,还有一些人收入不够高。

李老师:是的,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了。在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了。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必须下功夫去认识它、解决它。

小倩:老师,能来个概括总结吗?

李老师:没问题,记住了啊。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关注的光圈变大了,问题的对焦却更精准。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对五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也是对近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

小琼:老师,主要矛盾变了,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李老师: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小琼:既然这么重要的两个方面都没有变,那我们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重新判断有什么意义呢?

李老师:所谓“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长期以来,我们党就是通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而科学制定党在各个时期的纲领和路线的。

小倩:老师……

李老师:嗯,概括总结是吧。记好了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它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把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根本任务和工作重点,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它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发展的整体转型升级,迎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