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新时代·中华儿女共筑中国梦】辜胜阻:六大举措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2018-01-11 13:50:17 辜胜阻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1日讯今天的《经济日报》刊发来自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和武汉大学的辜胜阻、吴沁沁、吴华君联合撰写的文章,题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六大举措》。文章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是要实现互利合作、协同发展。区域协同发展要求立足于扬长补短、开放互动、共同发展的理念,推动各城市、各区域从各展所长到协同共进,从各有精彩到共造繁荣,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然而目前大湾区一体化与深度融合发展依然面临体制差异、文化落差等一系列挑战。因此粤港澳三地需要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从优化产业分工布局、聚集人才资源、完善金融服务、推进创新合作、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多方面加强协作,进一步激发湾区创新发展潜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湾区城市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科学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文章指出,湾区是全球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和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的策源地,是世界创新发展的高地。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先进的港口群、完备的产业群、发达的城市群,并形成了优质的资源要素栖息地与创新生态网,具备成为世界一流经济湾区的发展优势,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

具体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六大举措分别为:

举措一:深化产业分工合作 培育利益共享产业链

大湾区内各城市有不同的资源优势与功能定位,协同互补的空间巨大。要整合各方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分工协作体制,打造产业有效衔接、有序协调的产业网络组织体系,推动区域联动发展。要强化核心城市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可考虑将一部分大城市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带动周边地区形成专业化产业集群,打造体系完备、合作有序的城市群产业链、技术扩散链和市场分工链。此外,还要通过深化分工合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举措二:实施人才协同发展战略 搭建人才交流平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湾区要想集聚更多优质人才,需要缩小区域差异、突破人才流动限制、推动人才协同发展,重点要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才交流合作、保障人才自由流动。要深化湾区教育合作,整合三地优质教育资源,鼓励知名高校结合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开展合作办学,打造开放共享的湾区高校群,联合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等多样化人才。可考虑搭建跨区域人才交流平台,创建丰富的访学与交换项目,探索三地学分、学历互认机制,鼓励青年跨地区、跨学科参与学术交流与研发合作。同时还要完善支持人才流动的制度安排,加快推出高端人才落户、住房保障等相关制度,打造人才通关的绿色通道,促进人才资源在大湾区便捷流动与优化配置。要进一步营造更加开放、自由、包容、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打造宜业宜居的优质生活圈,吸引更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向湾区集聚。

举措三:加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活水”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带来活力。可从“金融 贸易”“金融 科技”“金融制造业”等多个维度加快湾区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与金融要素的深度融通,推动粤港澳金融机构合作、金融市场互联、金融基建互通、金融人才互动,提高区域资本市场的兼容性。要完善深港通、沪港通、新股通等资本市场联通机制,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鼓励在湾区内使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金融技术,拓展跨境电子支付服务,促进区域商品自由流动。要加强区域金融监管的协调合作,推动大湾区内金融监管信息系统与法律法规的对接和数据交换,健全资金融通保障机制与金融风险管控机制。

举措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整合区域创新资源

创新合作是湾区协同发展的关键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实力雄厚,世界一流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众多,同时拥有成熟的产业集群、完备的产业链和快速响应的制造能力。但仍存在创新要素流动不畅、产学研脱节严重等问题。因此,要打通区域内部阻碍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创新功能互补协作的瓶颈,激活调动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的潜力。要以产学研的深度合作为着力点,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提升区域整体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要构筑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加强企业对区域内外、国内外以及跨国公司科研成果的引进与应用,打造跨区域的创新联盟以及创新协同中心。要充分发挥科技大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区域创新合作中的“龙头”带动作用,鼓励科研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加快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湾区核心技术、品牌优势和商业模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