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1月9日电 综合消息,最近,部分外媒称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环境及安全造成威胁。中科院之声今日发布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博士钱航的署名文章称,“天宫一号”下落,那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到2018年3月,它即将在科学家的帮助下再入大气层。 《科技日报》日前刊文称,最近,部分外媒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当作炒作目标,称其已经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环境及安全造成威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朱枞鹏对此予以否认。朱枞鹏日前表示,我国一直在监控天宫一号,预计在今年上半年让它坠落。其坠入大气层后就会烧毁,剩余残骸将落入指定海域,不会危害地面。 实际上,天宫一号失控的说法毫无依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至今仍定期发布其轨道状态。最近一期公告显示,2017年12月17日至24日,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286.5公里的轨道上(近地点高度约272.6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00.4公里、倾角约42.85度),姿态稳定,形态未发生异常。 中科院之声今日刊发钱航的署名文章指出,科学家为天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两年。直到2016年3月,已在轨工作1600多天的天宫一号在完成与三艘神舟飞船交会对接和各项试验任务后,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正式终止了数据服务。而到2018年3月,它即将在科学家的帮助下再入大气层。 文章介绍,针对已经完成使命的天宫一号,我国采取了两方面应对措施:一是加强了对飞行器的地面监测和预警;二是在飞行器轨道寿命末期,使天宫一号主动离轨,重返大气层烧毁。这两项技术都已经被我国科学家掌握并熟练运用。 首先,对于空间物体监测方面,已经能够做到极高的测量精度。目前对空间物体的监测和跟踪主要采用地基的光学望远镜和雷达。雷达设备一般兼有对特殊高速飞行器的预警任务。光学设备观测技术成熟,运行费用相对较低,适合长期的常规观测,例如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光学望远镜在天宫一号目标发射和数次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一直参与跟踪定位和碰撞预警任务。空间目标只要有足够的星等,即可被光学设备跟踪定位,光学资料比较丰富,一般在百米的量级。 我国从2000年开始启动“空间碎片行动计划”,目前已完成空间碎片地基监测一期工程建设,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提供了空间碎片监测预警技术服务。开发了高性能防护材料和先进防护结构,颁布了《空间碎片减缓与防护管理办法》,对现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施末级钝化处置(包括火箭剩余推进剂排放、贮箱内增压气体排放、各种高压气瓶放气以及电池放电等),并多次对废弃卫星实施离轨处理。 我国还成立了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已具备在轨风险评估、航天器发射预警、航天器载荷效能评估、空间物体安全再入、航天器解体分析、减缓评估、地球同步轨道轨位安全性分析、空间碎片环境评估等能力。 文章称,另一方面,在航天器再入控制方面,我国早已掌握技术难度最高的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技术。从技术复杂度来讲,由于天宫一号属于再入坠毁,只需控制在广大无人活动的海洋区即可,而如“神舟”飞船返回舱则必须安全着陆在指定的着陆场,无论从目标面积上来说,还是飞行器安全性来说,后者难度远高于前者。 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升空,曾先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交会对接。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全面完成使命,正式终止数据服务。 |
相关阅读:
- [ 12-10]“天宫一号”光临厦门上空 傍晚抬头或有机会看见
- [ 04-25]首个中国航天日 厦门千名学生登上“天宫一号”
- [ 04-02]天宫一号"退休"二号今年"上岗" 中国空间站即将"奠基"
- [ 06-26]天宫一号处于设计寿命末期
- [ 06-24]见证首次太空授课 民众科学热情爆棚
- [ 06-20]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圆满结束 民众网友“意犹未尽”
- [ 06-13]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 [ 06-13]神舟十号飞船今日将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