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018-01-05 10:21:0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赵舒文 |
分享到: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关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在于发展。 首先,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不能直接提供解决各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而只能与各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时因地因事作出理论创新,形成符合各国实情、时代特点的具体论断,才能指导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代发展同进步,才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真理,根据时代的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回答、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这个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决定于它把握、理解和解决时代问题的程度和水平。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变化趋势,从时代变化和世界发展角度,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要求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展现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才能科学解答时代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回应并解答这些难题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再次,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不断发展。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物质力量,更好地发挥改变世界的作用。因此,就理论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群众的立场,为人民群众立言,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就理论蕴含来说,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各种问题,解民惑,排民忧,护民利;从理论形式来说,必须用人民群众能够听得懂、记得住、说得顺的语言表达出来,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哲理转化为具体、形象、简单、通俗化的大众化话语。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能够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的过程。 |
相关阅读:
- [ 08-22]马克思故乡尽力吸引中国游客 恩格斯出生地欲做大"红色旅游"
- [ 06-13]人民日报评年轻人不想长大:没有积累够无理由装睡
- [ 11-11]今年“11.11”也是中国人民空军66周年华诞
- [ 10-11]“马克思的声音穿透历史,向未来宣告”
- [ 10-09]北京大学将建全球首个马克思楼 计划2017年建成
- [ 01-12]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 [ 10-15]何谓“辩证地看问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