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邵卫华:“乡亲不脱贫我心不安”

2018-01-04 19:36:47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一本政经

曾经,他天南海北做生意,生活富足,悠闲惬意;如今,他带着村民奔前程,身负重托,破除万难。

2014年,回到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陈桥村当村支书后,邵卫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多了491个“穷亲戚”,他要带着他们一起与贫困抗争。 “这是我的父老乡亲,我不能不管。”每当被问及回乡的原因,邵卫华总这么回答。他说:“乡亲不脱贫我心不安。”

邵卫华回村任职前,陈桥村远近闻名穷得叮当响,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2400元。很多群众戏言,“一天吃一餐,不到陈桥湾”。而如今,原本计划2019年脱贫的陈桥村,如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200元,80%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800元以上。

有一种情怀叫为民

种养殖专业培训、电商培训……邵卫华回村后,陈桥村的“贫困户”们都被邵卫华拉去上过各种专业技能培训课。

最初,有些人对学习不感兴趣,觉得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一向好脾气的邵卫华,拉长了脸,“想致富得先‘富脑’。有了一技之长,不依赖伸手找别人要,才心里不慌。”他挨家挨户地“招生”。

这些培训课是邵卫华向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和镇农技服务中心争取来的。他有自己的良苦用心。

“学了技能,我就可以去找合作社或者老板,介绍贫困户去工作,以后他们生活就有保障了。”邵卫华思虑得周全。

陈桥村3组村民余细萍,丈夫重伤残疾,家里条件格外困苦。邵卫华组织她去学习了养鱼技术,如今,把她介绍在和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做事。

“一天80块钱,活儿不累,离家很近,很方便。”余细萍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我们邵书记是个好人,我得在这儿好好干,把日子越过越好,不能辜负他。”

“邵书记想得周到,把人培训好了,再介绍给我。”合作社负责人陈先国附和道,“他经常找我们这些种养殖大户做工作,希望大家能互帮互助一起致富。我愿意尽力,都是乡里乡亲的,每个人都过上好日子,才对得起邵书记的用心。”

有一种责任叫担当

陈桥村距泽林正街2公里左右,村民们买东西要跑远路。邵卫华想解决这个难题,也从中发现了帮助村民致富的契机。

“村里有个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的老房子,现在成了危房,可以拆了做成村级综合服务社,下面开超市,卖农资和生活必需品。”他提议。

既能方便群众生活,又能充实村集体经济,还能解决贫困户就业,这一举多得的“金点子”让大家都兴奋起来。

可钱从哪来?那时的村集体账上空空如也。有人发愁甚至打了退堂鼓。“别去搞这种事,筹钱难,费心费力还容易惹得一身腥。”有朋友劝他。

邵卫华也愁,但遇事认输,不是他的性格。

在他的争取下,在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省供销社和市人大机关、市农发投(昌达)公司的帮助下,70万元建设资金到位。

如今,村级综合服务社已投入使用,建筑面积600㎡,经营面积100㎡,楼下是超市,楼上是老年活动中心。市供销社还牵头电商平台,在这里做了个电商综合服务站。

此事让村民对邵卫华的敬佩又加了一重。

村民方承宝租了超市,从打工仔变成了小老板。“这前景不错,以后生意忙了,我还准备请几个人帮忙。当然,优先解决困难户就业,帮邵书记分忧。”他充满憧憬。

有一种精神叫执着

要想富,必须有产业支撑,增强“造血”功能。2016年初,了解到光伏扶贫项目后,邵卫华兴奋极了。

“装太阳能电池板不占地方,发电不费人力,还不愁销路,这项目适合我们。”

按照政府给的补贴,陈桥村能建一个60KW的光伏发电站。“要是能多建一个就好了。”邵卫华琢磨着。

他把这个想法跟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的相关负责人汇报。为了表明自己对脱贫的深思熟虑与决心。他拿出5页密密麻麻的陈桥村扶贫规划书。那是他调研了村里各个角落,熬了几个通宵写成的。

“行,你们愿意做,我们支持。”对方爽快表态,还带着邵卫华去麻城、随州等地考察学习。看到光伏发电属于清洁能源项目,且见效快,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第二个月省委财经办(省委农办)就将相关费用送来了。

“60KW的光伏发电站收益放在村集体账上,75KW的光伏发电站收益平分给25户重点贫困户。”

邵卫华的这个建议得到大家拥护。“我们邵书记这事办得漂亮,晒晒太阳就能赚钱。”“邵书记脑子活,为人公道正派,跟着他干,致富有盼头!”邵卫华的心里念的是如何让乡亲们富起来。他常说:“我是党员,他们是我的父老乡亲,扶贫这事,于情于理我得帮。要真心,要耐心,要细心,用‘绣花’功夫,把这事办到大家心坎上。”感动于这颗为民的“心”,乡亲们团结一致地干起来。

2014年之前,陈桥村18个湾子仅有4条通组公路,现如今基本实现湾湾通水泥路;原来的村党群服务中心不到450平方米,如今达到1000余平方米,功能一应俱全,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城里人均等的公共服务。如今,上下一条心的陈桥村在幸福的大道上阔步前行。(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一本政经工作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