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废旧手机去哪儿了?

2017-12-31 15:18:27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市场。而每年更新换代所带来的废旧手机数量也非常庞大,这也带来了数量巨大的废旧电子产品。

然而,这些废旧手机都去哪儿了?不少手机经销商、甚至是便利店,都有直接回收旧手机的业务。“目前我国90%以上的废旧手机回收是为了实现二次销售。”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会长孙文平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新手机销量背后是大量废旧产品

深圳市福田区的华强北是全国闻名的电子市场聚集区。每天下午3点开始,位于这里的通天地通讯城人流渐多,二手手机销售者、购买者、手机维修人员、废旧手机回收人员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栋四层大厦里。不一会儿,柜台上已经摆放好不同型号的二手手机、零件等,背着双肩包的顾客也穿梭在近千个柜台间。

在华强北,像这样的市场还有很多家。在通天地通讯市场,记者留意到,一楼、二楼主要销售手机配件,如耳机、充电器、贴膜、手机壳套等,三楼主要销售二手国产手机,四楼主要是二手苹果手机及相关零配件。“废旧手机中,苹果更受欢迎。以前三楼几乎全是国产手机,现在不少柜台也转向卖苹果手机了,国产手机不好卖。”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目前,我国每年手机更新换代使得废旧手机数量非常庞大,这也带来了数量巨大的废旧电子产品。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曾在华强北调研手机更换情况,数据显示,大多数消费者不超过20个月就要更换一次手机。用户把二手手机卖给回收者,这些手机经过修理再次流向市场。

报废的零部件也有人回收

这些通讯市场都不会标明价格,玻璃柜台上写明手机型号、内存大小、新旧情况等。记者了解到,这里的电子市场大多做熟客,对于新人较为谨慎。为防止老客户流失,电子市场提供给客户的袋子都是黑色不透明塑料袋,此举是担心客户需要的产品类型被其他销售者了解后,挖走客户。

通天地通讯市场一层楼有近千个柜台,每个柜台上都叠放着用橡皮筋捆好的二手手机,并根据新旧程度不同来分类,依次为充新手机,靓手机,小花机,大花机。手机根据新旧价格不等,差价在100元到150元之间。而报废的手机会被销售人员在柜台自行拆解,有用的零件也能进行销售,例如苹果手机CPU300元,屏幕200元,电池50元。报废的零部件也有人回收,但是价格很低,销售人员也不清楚这些报废零件的去向。

在销售柜台四周,有不少手机维修店。有的二手手机配件损坏了,客户为了二次销售能卖个好价钱,就会去维修店修理。有些二手手机设置了密码或者指纹锁,也需要到维修店解锁。

通天地通讯市场的柜台上几乎都放了一瓶精密电子环保清洗剂,和几样简单的手机拆解、维修工具。记者留意到,销售后的二手手机还贴有防伪标签,标签由店家设计,且只能一次性使用,撕下后就无法贴上去了。“这里的产品很多保修5天或7天,防伪标签是为了防止顾客拿了其他店的商品来维修或换货。”

废旧手机含金量超过金矿

2010年,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发起“绿手帕”手机回收公益活动,但活动在持续半年后没有继续了。市民参与回收积极性并不高。孙文平说,目前国内通过正规渠道环保处理回收废旧手机的,只占不到2%。他介绍,废旧手机所含的芯片、塑胶、元器件、金属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被丢弃的废旧电池。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陈开伟认为,废旧手机的价值不容忽视,手机中的有用矿物总量非常可观。“仅从可循环利用的有色金属角度看,一吨移动手机(除电池外)所含金属有银3.5千克、金340克、钯140克、铜130千克,含金量超过了品质较高的金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4.48亿部。广发证券分析师郭鹏认为,手机拆解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20年我国手机理论拆解量可达4~5亿部。”

孙文平认为,有关部门应重视废旧手机的回收、环保处理和资源再利用,出台相关政策。“我们也希望群众支持回收。放在家里的废弃手机就像定时炸弹,处理好信息,恢复出厂设置后,把手机交给有能力做环保回收的企业,就不用担心信息泄漏了,还能减轻环境压力。”(记者 刘友婷 实习生 靳曼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