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终盘点:“加减乘除”话侨务 侨胞喜获“丰收年”
2017-12-30 12:39: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
分享到:
|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题:2017年终盘点:“加减乘除”话侨务 侨胞喜获“丰收年” 中新社记者 周欣嫒 2017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侨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行至岁尾,记者以“四则运算”盘点年度侨务工作发现,2017于海外华侨华人而言,确实是个“丰收年”。 为侨服务做“加法” “加法”见于加强改善侨界民生。2017年,美国盐湖城、牙买加金斯顿、菲律宾达沃等15家华助中心新揭牌,令华助中心总数达到60家,基本覆盖全球五大洲国家和地区。“有困难,找华助”,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 资料图:当地时间7月9日晚,多伦多华星艺术团主办的“文化中国·华星闪耀——夏夜舞动民族风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大型专场歌舞晚会”在大多伦多地区列治文山市举行。图为舞蹈《天山姑娘》。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加法”见于加深哺育侨社文化。2017年,“华星艺术团”在全球范围内全面铺开。佛罗伦萨、马来西亚等13家团组陆续成立,全球华星艺术团总数由29家上升为42家,更多侨胞因此获得丰富的精神文化慰藉。 “加法”见于加速维护侨胞权益。12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为侨服务法律顾问团”成立,为侨界提供优质、全面、高效的法律服务;同月,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提交报告,建议尽快启动华侨权益保护立法工作,“国家版”华侨权益保护法规出台指日可待。 “加法”还见于加宽取经纳谏渠道。8月,国侨办组织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280位在经济、科技、教育、移民等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为侨务工作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从基本帮扶到精神慰藉,从法律完善到政策调整,2017侨务工作每做一步“加法”都落子于“为侨服务”,可谓侨胞之福。 简化流程做“减法” 2017年,各地在简化侨胞办事流程方面大力“做减法”,令华侨华人免受奔波之苦。 北京市侨办推出了“掌上全球通办”为侨行政服务系统,侨胞下载APP后,通过手机即可办理回国定居、身份证明等多项业务,操作之便创北京行政服务移动办理先河。 福建省出台了《华侨来闽定居办理工作办法》,明确申请材料、办理流程、落户手续等事宜,并规定受理单位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便利化改革不仅针对华侨,也面向外籍华人。 2017年4月,公安部印发《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方案》,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改为“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新证件芯片内嵌入的签发管理信息,使证件的实用效能大幅提升,给持证人带来极大便利。 同月,“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在全国范围启动实施。华人在线获得《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后,“一人一号,终生不变”,持有效护照或证件即可办理签证,再无邀请函或邀请确认函申办环节,让许多华人大呼方便。 资源整合做“乘法” 2017年,第二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第四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第十一届世界华裔杰出青年华夏行等多个涉侨机制性会议如期而至。 在这些会议中,人才与机遇相互碰撞,技术与需求无缝对接,多个会议效果超过预期,发挥出令人惊喜的“乘数效应”。 比如,第二届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基本实现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覆盖,会上,“一带一路”华商组织协作网、华侨华人跨境电商合作联盟等应运而生; 比如,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汇聚了来自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的430余家华文媒体的领军人物,促成了“一带一路”华媒协作云平台上线。 更为可喜的是,随着资源的不断丰富,各侨务平台的“乘数效应”愈发彰显。 消弭隔阂做“除法” “和谐侨社”建设是2017海外侨情的重中之重。今年,以全侨性和功能性侨团负责人等为重点,由国内侨务部门组织的各类研修班、参访团频频开展。侨团之间交流互鉴,消除隔阂,促进了侨社在当地的和谐共处与可持续发展。 国内侨务方面,“全国侨务工作一盘棋”观念日益明确。 2月,全国侨务工作会议召开。国侨办主任裘援平强调,侨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人文系统工程,面对侨务工作社会化发展的新形势,必须摈弃狭隘的部门主义和本位主义,牢固树立“大侨务”观念。 她表示,只有更好发挥各类专项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才能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内到海外协调联动的合力。 2017年已近尾声,这一年,侨务工作多措并举,让海外侨胞收获不小;2018年会呈现哪些惊喜,我们拭目以待。(完) |
相关阅读:
- [ 12-30]中国航空科技盘点:“三剑客”会师 “大飞机”梦圆
- [ 12-30]盘点2017年楼市关键词:房住不炒 调控中前行
- [ 12-29]2017年终盘点:推广全民阅读 各地今年都很拼!
- [ 12-29]来,一起盘点2017年影响“三农”这10个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