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袁东珏在四川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和年轻修复师一起工作。
70岁的袁东珏是四川省古籍修复领域的资深专家,在四川省图书馆修复古籍已有34年。退休后出于热爱和图书馆的迫切需求,她被返聘继续从事古籍修复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走进四川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她正伏案抢救修复一套严重受损的大开版清道光年间印制的木活字本《陈氏重修族谱》。手头的这部古籍被虫子啃咬出弯弯曲曲长短不一的孔洞,她小心地将板结在一起的书页一张张分开,用指甲盖大小的一块块纸头粘贴在虫蛀的痕迹上,然后用镊子将多余的部分细心地夹掉。修复古籍涉及十几道工序,包括揭页、洗书、补洞、托裱、喷潮、舒平、压干、折页、修剪等,一环扣一环,一道工序做不好,下一工序就没法继续。修复一页纸往往需要数小时甚至一整天,修复一部书更是耗时几个月至几年。 1983年,参加文化部在杭州举办的古籍修复培训班后,袁东珏只身一人扛起四川省图书馆中断多年的古籍修复工作。这些年里四川省图书馆已经抢救修复了一百余部古籍,其中95%出自袁东珏之手,包括《洪武南藏》、宋代雕版印刷的《茶经》、清康熙年间瓷板刻本《周易说略》等珍本、孤本。除了本职工作外,袁东珏每周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教授“古籍保护与修复”课程,十多年里培养出数百名古籍修复人才。新华社记者张超群摄
12月21日,袁东珏查看一页分揭好的古籍书页。新华社记者张超群摄
12月21日,袁东珏将修补好的一张书页用清水喷潮后再舒平。新华社记者张超群摄
12月21日,袁东珏用镊子小心的把已经板结在一起的古籍书页分揭开。新华社记者张超群摄
12月21日,袁东珏在为破损严重的清道光年间印制的木活字本《陈氏重修族谱》分页。新华社记者张超群摄
12月21日,袁东珏在给要修复的古籍选配质地、文理、颜色相符的修复纸。新华社记者张超群摄
12月21日,袁东珏用镊子小心的把已经严重受损板结在一起的古籍书页分揭开。新华社记者张超群摄
12月21日,袁东珏一手用毛笔上沾着特制的浆糊、一手拿着镊子小心的修复破损的古籍。新华社记者张超群摄
12月21日,袁东珏在展示一套修复完成的古籍和修复前拍摄的照片。新华社记者张超群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