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山西农村探索互助式养老:将服务存入“银行”

2017-12-22 15:37:27 范丽芳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晋中12月22日电 题:山西农村探索互助式养老:将服务存入“银行”

四年前,一次突发脑溢血让60岁的董花只失去自理能力,此后她的三位“闺蜜”无偿照顾董花只四年。这件事情让老人所在的山西省晋中市东阳镇车辋村开始了一场对“健康储蓄银行”农村互助式养老的探索。

“健康储蓄银行”是指把对他人的无偿照顾作为资本存入“银行”,待服务者本人或其家属需要被照顾时,亦可无偿获得服务。“这个想法从今年年初就有了,到10月份开始正式推行。”22日,晋中市东阳镇分管医卫工作的副镇长韩飞讲述了“健康储蓄银行”的工作“缘起”。

老人卧床不起六旬老闺蜜帮忙

董花只从医院回来后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只能卧病在床,不能说话、不能坐站,一家四口每天围着老人转,但身体却不见好。董花只觉得自己成了家人累赘,变得悲观厌世。

同村年过六旬的席桂桃、刘俊英、秦鸿珠是董花只的“闺蜜”,她们考虑到董花只的孩子们平日工作忙,便天天到她家里拉家常,开导、逗乐、帮忙……为了照顾董花只,三个老人还学习了老年人护理知识。

不断的交流、护理、锻炼让董花只从不会说话到可以和人交流,从不会坐立到可以走路。“有了三位阿姨的帮忙,我妈虽然卧床四年,身上没起过褥疮,没穿过一天脏衣服。”董花只的儿子刘爱明说,也因为此,他才有了农业新品种试验试点棚。

农村养老负担重、设施弱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单一的家庭养老和财政支持的以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为主要形式的集中养老,已不足以承担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口。

据介绍,东阳镇有残疾人736名,60岁以上老人5925名,其中(半)失能老人483人,400多人中近一半人丧偶、未婚、离婚,无法得到周全的照顾。

为此,当地残联、卫计部门与作为法人的村委协商,希望将残疾人、(半)失能老人纳入日间照料中心管理。但全镇目前只有六所日间照料中心,床位规模在20人以下,照护能力严重不足。同时,家庭照护也存在专业性不强、粗放式管理的问题。

实际上,养老尤其是五保户、低保户的养老已经成为全国农村发展中无法绕过的难题。”韩飞坦言,“这个群体既不愿花钱去养老院,又不愿让儿女照顾,像席桂桃那些帮助过别人的人将来也面临养老问题,谁来帮助他们?如果寒了这部分人的心,谁还会作为志愿者为社会传递温暖?”

中国式互助养老探索

“不独亲其亲”,“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老吾老及人之老”……互助养老在中国有着深刻的文化渊源。“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大家又都是乡里乡亲,互相照顾起来也方便。”韩飞说。

基于此,2017年,韩飞和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构思了“健康银行”概念,将赋闲在家的农村妇女组成志愿者队伍,由卫生计生服务室统一管理、培训。村里哪户需要养老服务,计生服务员负责协调志愿者上门服务,待志愿者本人或其家属需要被照顾时,亦可无偿获得服务。

事实上,在“董花只事件”之后,有着2000多人的车辋村陆续出现了自觉组团的互助养老小组,以结对组圈、据点活动等模式,激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热情,这成为晋中市养老模式的特色。

“我们觉得这种养老模式更有人情味儿。”韩飞说。目前,招募到的志愿者以40到50多岁、常居本村的中老年妇女为主。当地希望能通过上述自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养老方面人手、技术、经费问题,缓解失能弱势群体的生活照料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据介绍,晋中市东阳镇要求村医、计生员全部参加健康素养培训,此外还有十余名半失能老人家属已经参加培训。

上述养老模式并无成熟可借鉴案例,韩飞也表达了担忧,“毕竟不是强制性的,许多人宁可打麻将也不愿去服务他人。”韩飞和管理团队也讨论过是否将服务货币化,“但是货币化的标准是什么,而且这样就失去了最初‘健康储蓄’的概念。”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常务副区长李军介绍,东阳镇正在合理借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努力构建一个以“以家庭为单位,以互助养老为主体,以托管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体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