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领航新征程】坚持创新引领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7-12-13 19:04:58 曾华锋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瑶 林瑶   我来说两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总书记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科技创新的思想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指引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纲领和行动指南。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民族强。综观历史发展,世界上的现代化国家无一不是创新强国、科技强国。近代以来,一些欧美国家抓住了蒸汽机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等重大战略机遇期,一跃成为区域大国和世界强国。当今世界正进入一个新的大规模结构调整期和新旧增长动能转换期,上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的动能逐步消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新动能蓄势待发,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全球竞争的大势所趋。只有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才能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只有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才能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只有坚持科技兴军,才能破解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成为未来战争新规则的制定者、新范式的引领者、新领域的主导者,制胜未来而不是尾随未来,打败敌人而不是被敌人打败。

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在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但是,我国现有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在后发国家追赶发达国家过程中建立的,是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完善的,难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因此必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超前谋划和系统布局世界领先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构建引领世界创新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国家科研体系。必须聚焦空天海洋、能源资源、信息安全、交通运输等国家战略重点领域,有效支撑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制造强国建设,有效保障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大致形成以官、产、学及研究机构四角相倚的国家创新体系,未来需要在创新主体构成、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资源汇聚、创新环境营造、外界互动等方面持续用力,形成从思想到战略再到行动的完整体系。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重大原始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促进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面向未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因此,我们必须准确预判科技创新方向,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加快赶超甚至引领步伐,牢牢掌握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和主动权。要着力增强原始创新,注重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作用,健全基础研究的支撑体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扎根中国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瞄准原创理论和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实现从跟踪到引领的转变。要找准创新的突破口,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等工作,努力在形成科技实力的同时,使我们的产业竞争力、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都有更大的提高。加快部署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突出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的国家实验室,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啃了不少硬骨头,科技体制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但是我国创新体系仍存在诸多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机制仍不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发挥不够,科研经费投入使用效益还不高,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度还远远不够,科技成果转化渠道还不畅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要坚持把提升创新治理能力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机制等方面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必须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清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打破各种院内院外的围墙,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要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人是创新的主体,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实现科技创新,建成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经过几代人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人才队伍大而不强,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稀缺,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不足,特别是在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学科等领域领军人才严重不足的现象突出,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突出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瓶颈”。要解决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矛盾,必须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打通人才选拔、流动、使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要增强创新意识,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抢占国内国际创新制高点。要弘扬创新文化,尊重创新、崇尚创新,完善有利于释放创新潜力、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机制,发掘、培养、集聚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要把人民群众的创新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调动起来,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激励大家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

《光明日报》( 2017年12月13日 05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