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比对12年间两次调查告诉你——
中国城市孩子生活方式健康吗
【数说】
少年儿童时期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一生的健康至关重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生活方式研究”课题组先后于2004年和2016年两次对少年儿童的生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2004年调查中小学36所,有效学生样本量2498人,男女大体各半;2016年调查中小学48所,有效样本量4196个,男女大体各半,城乡各半。
课题组通过比对2004年和2016年城市少年儿童调查的结果,揭示少年儿童生活方式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生活方式、促进少年儿童健康的对策建议。本文为报告的节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少年儿童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我们通过对比2004年和2016年城市少年儿童生活方式调查的数据,尝试分析当代少年儿童生活方式变化的趋势,以及对健康的影响。
1.饮食与营养趋向健康
与2004年相比,上学日,城市少年儿童在家吃饭减少,在学校吃饭增多。数据显示,一日三餐在家吃饭的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在家吃早餐、午餐、晚餐分别减少了14.3个百分点、7.4个百分点和6.8个百分点。少年儿童一日三餐在学校吃增多,在学校吃早餐、午餐、晚饭分别增加了3.9个百分点、6.9个百分点和7.4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路边摊吃早餐的比例增加了4.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在休息日,少年儿童在家吃早餐、午餐和晚餐的比例均有所上升,分别增加0.5个百分点、8.5个百分点和8.3个百分点。休息日在餐馆吃饭则有所减少。
与2004年相比,经常吃零食的城市少年儿童比例下降。数据显示,经常吃零食的城市少年儿童由56.1%减少至48.5%。
但是,与2004年相比,城市少年儿童不吃早餐的现象明显增多。数据显示,“每天吃早餐”的城市少年儿童由77.0%降至64.4%,减少12.6个百分点;而“多数时间吃”“很少吃”“从来不吃”早餐的城市少年儿童分别增加6.5、5.3和1个百分点。
2.睡眠质量整体下降
总体来看,城市少年儿童的睡眠质量整体呈现下降态势。
与2004年相比,2016年城市少年儿童睡眠时间减少,小学生尤为突出。数据显示,城市小学生学习日睡足10小时的,2016年(21.7%)比2004年(33.4%)少11.7个百分点;双休日睡足10小时的,2016年(54.9%)比2004年(68.7%)少13.8个百分点。城市初中生学习日睡足9小时的,2016年(23.1%)与2004年(22.9%)大体持平,双休日能睡足9小时的,2016年(64.5%)比2004年(80.7%)减少16.2个百分点。
分析这种下降的原因,在2016年和2004年的调查中,城市少年儿童睡眠不充足的前五位原因都是“作业多”“写作业慢”“没什么原因就是睡不着”“学校要求到校时间早”和“夜里做梦特别多”。总体看来,当代城市少年儿童大多数选项的选择率有所增加,表明影响少年儿童睡眠的因素更加多样化。
相比2004年,2016年城市少年儿童因为上网导致睡眠不足的比例由2.8%增至13.6%,因为玩电子游戏导致睡眠不足的比例由4.1%增至10.7%,分别增加了约5倍和3倍。
3.卫生观念出现淡化
通过比对分析发现,同意“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抵抗疾病”“个人不良卫生习惯会影响全社会的健康”“人的健康应当包括心理健康”的比例,2016年(93.3%、76.8%、86.1%)分别比2004年(97.3%、79.8%、89.3%)减少4.0、3.0和3.2个百分点;不同意“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健康的标准就是没病”“卫生习惯不好不代表不文明”的比例,2016年(77.6%、53.4%、53.4%)分别比2004年(92.1%、55.7%、66.4%)减少14.5、2.3和13.0个百分点。而2016的调查显示,城乡差别较小,可见,当代少年儿童卫生观念淡化是整体特点,呈现较明显的代际特征。
城市少年儿童的卫生习惯退步:除了不吃剩菜剩饭,2016年的调查结果(75.3%)比2004年(73.9%)高1.4个百分点之外,其余选项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例如,与他人吃饭时使用公筷、为居室开窗通风和随身携带纸巾或手绢,2016年(43.0%、82.1%、64.6%)比2004年(62.2%、91.7%、72.3%)分别降低了19.2、9.6和7.7个百分点。
4.运动参与增多,条件有所改善
近年来,少年儿童的运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总体来看,少年儿童的运动参与有所增多,限制运动参与的时间、场地等因素有明显改善。
与2004年相比,城市中小学校体育课时数明显增加。在城市少年儿童中,每周有3节及以上体育课的比例由2004年的46.2%增至2016年的63.7%,上升了17.5个百分点。
与2004年相比,城市少年儿童课余运动时间大幅增长。2004年城市少年儿童平时运动1小时以上的比例为8.7%,周末为29.0%,2016年平时运动1小时以上的比例为35.7%,周末为53.1%,分别较2004年上升了27个、24.1个百分点。
从主观感受来看,城市少年儿童感到运动量不足的比例由2004年的50.8%下降至2016年的48.7%,减少2.1个百分点。导致运动量不足的原因也发生了变化。“没有时间运动”的比例由70.0%降至53.7%,下降16.3个百分点,降幅最大;“没有合适场所”的比例由38.7%降至26.0%,下降12.7个百分点;“父母不让运动”的比例,由6.4%降至3.8%,下降2.6个百分点。这说明时代发展到今天,时间因素、场地因素虽然仍限制着少年儿童的运动参与,但已经有了明显改善。
5.自由支配的娱乐时间减少
研究发现,虽然少年儿童的学习负担有所减轻,但没时间玩的孩子越来越多,电子媒介对户外玩耍的影响增强,父母对玩的限制增多,儿童自身的休闲观念也没有明显进步。
近年来,减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规范办学行为的中心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次调查发现,感觉学习负担重的城市少年儿童有所减少。与2004年相比,感觉学习负担重的城市少年儿童由35%减至30.6%,减少了4.4个百分点。相应地,学习负担适中的由45.4%增至51.8%,增加6.4个百分点,学习负担轻的由19.6%减至17.6%,减少2个百分点。
但是,孩子们玩的时间并没有增多。数据显示,2004年调查时,有13.9%的城市少年儿童表示没有随意玩的时间,到2016年,这一比例增至17.7%,上升了3.8个百分点。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少年儿童自由支配的娱乐时间减少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调查显示,从1979年到1999年,孩子每周失去12个小时的自由时间,用于有组织的体育运动的时间增加了一倍,而被动的参观式休闲娱乐时间增加了5倍。
调查显示,经常或有时“为了看电视或上网,不出去玩”的城市少年儿童分别有10.8%和15.2%,而2004年调查时这两个数据分别为3.2%和10.2%,也就是说,经常或有时为电子产品放弃出去玩的少年儿童增加了12.6个百分点。
6.改进少年儿童生活方式的几点建议
迈向健康中国,首先要从提升改善少年儿童的生活方式、提升少年儿童的健康水平抓起。
首先,父母是孩子饮食、睡眠、卫生、运动、休闲等生活习惯的第一影响源,是健康生活方式的示范者和塑造者。在父母的示范和督促下,少年儿童更有可能习得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父母应以身作则,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累健康知识,学习健康生活技能,提升健康素养。父母应带领孩子形成健康的家庭生活制度,尤其注意每天吃早饭,规律作息,避免晚睡,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还应经常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和其他娱乐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和休闲能力。另外,父母不仅应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定期体检,及时就医,还应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通过运动、休闲、发展兴趣爱好等方式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促进孩子朝着健康、自信的方向发展。
其次,学校是对少年儿童及相关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学校健康教育是提升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有效策略。强化学校健康教育,需从更新观念入手。学校健康教育应着力建立多样化的综合性健康计划,健全学校健康教育服务系统,从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学校体育环境改善、学生营养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促进多元化学校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改进。要将学校健康教育融入多学科课程之中,探索学校健康教育知识体系与各学科课程有效联系的内容和方法,并设计成可操作的课程包。学校健康教育还应着力加强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学校健康教育,增进家庭和学校在学校健康教育方面的沟通合作。
再次,宣传和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是政府的优先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卫生计生部门要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推广健康支持性工具,培育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队伍,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进家庭、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医院活动。体育部门要建设体育健身设施,提供健身指导,弘扬健康文化,携手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培养运动康复医生、健康指导师等相关人才,推进国民体质监测与医疗体检有机结合,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社区是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空间,要重点加强健康社区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休闲娱乐场所建设,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最后,健康教育的长期效果关键是靠少年儿童的主体自觉。健康教育应将激励少年儿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强化少年儿童在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转变少年儿童的意识和行为,使其建立起科学的健康价值观,并养成一种对个人有益、对家庭负责并为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赵霞 孙宏艳 张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