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焊缝从内到外完美 苦心钻研,一道焊缝就是一条生命线 发动机作为航天产品的心脏,焊接工作是重要的一环。“每一道焊缝,都是一条生命线,焊一道就要合格一道。”工作中,刘红光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每一条焊缝,他不断探索钻研、精益求精,在多年的工作中总结出了 “望、闻、问、切”工作法。 “望”即“观察”,是工作中的第一要诀。至今刘红光还记得刚入厂时的窘困,刚来时什么都不会,连焊枪都拿不稳,而且没有产品可以用来焊接,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看师傅工作,每当师傅干一件活时,他在师傅旁边就盯在那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观察师傅“什么时候下枪,从什么方位入手,焊接到什么火候”,都熟记于心,好像自己比师傅还投入、紧张,如遇到什么当时难以弄懂的问题,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下来,工作之余向师傅进行请教。 “焊接虽然有成型的工艺,但有时手法很重要,熟练的焊接感觉是保证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这就是刘红光的第二个要诀“切”,“切”即“实践”。由于航天产品的高质量及材料的特殊性,刚当学徒工那几年,只能利用废弃的不同型号的旧钢板边角料、焊条进行焊接练习。练习中可以从多个角度、方位进行试片焊接,不断摸索、积累其中的经验。为了完成某高难度产品的焊接任务,他通过改进焊枪喷嘴,利用废弃的几个不标准喷嘴,经过几天的打磨,磨制出来适合此型号产品焊接的喷嘴。 按照传统做法,焊接某个型号的产品,先由工艺人员出工艺,比如用多大的电流、电压,选择什么样的焊丝、添丝速度如何,用什么样的焊接方法,并且这种工艺相对固定。但实际上,工艺给出的往往是一个参数范围,具体哪个值是最佳条件,还要靠实践摸索。老师傅们过去基本上是凭感觉、凭经验,而刘红光将这些感觉、经验与每一次生产实践结合,给很多项工艺明确了更具体的参数,按照他提供的这些参数和工艺,帮助同事们可直接可以焊出成品。 刘红光的第三个要诀是“闻”。向书本学习是他常年坚持不懈的习惯。在自己家里,小小的书房中堆满了各类书籍,其中以焊接类居多。几年间,他利用自己休息时间,自学了大量焊接、机加、科技、工艺等方面的书籍,光工作笔记就做了20余本,并且顺利修完了电大的课程,获得本科毕业证书。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工作中,时时处处向他人、向实践学习,并且有创造性地学习,打破惯有的思维习惯和工作模式,学习他人的绝活,转化成自己的技能。 “问”即“思考”,是刘红光的第四个要诀。固体动力事业没有完成时,永远都在进行时,工作中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向难题不断发问,向瓶颈不断发问,是他多年来一直保持的工作习惯。也正因为这个工作习惯,针对不同型号产品特点,他摸索、研究出了多种焊接方法。 在他的车间储物柜里有一个笔记本,上面写有工作总结、工艺优化记录、产品缺陷解决方案等。最新的一次记录是关于某型号点火器后期检查出焊缝裂纹的分析。这是一个存在了10多年的老问题,刘红光把不合格产品拿回来解剖寻找原因,改进办法后该型号产品的后期合格率从30%左右提高到90%以上。 这里,不得不提刘红光拥有的绝活绝技“盲焊”。他最擅长的手工焊需要两手配合,焊丝与焊枪顶端钨极的距离以毫米计算,钨极与焊件之间的距离也保持在1毫米左右,远了近了都会影响焊接效果甚至导致焊接失败。“盲焊”,就意味着对这1毫米距离的把握不靠眼睛,而只靠手上的感觉、焊接声音的变化。 无论多么不规则的焊件、多么难掌控的材料,刘红光最终都能“赋予”它们一条外表匀称美观、内里组织均匀致密的焊缝。这种焊缝外观上就像一片片鱼鳞错落叠加,每一片之间叠加的宽度基本相同,因此叫“鱼鳞纹”。 2014年8月,“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举行,28家央企派出选手,还有11个国外代表队。这一次比赛中,刘红光表演的就是绝技“盲焊”。最终,刘红光用无懈可击的表演赢得了外国评委的称赞。有几位俄罗斯专家对他的盲焊技术非常感兴趣,拿着照相机不停拍他写的英文操作简介。而对刘红光来说,短短10分钟的表演,浓缩了他20多年的一线焊接实践和创新。 技艺传承,大师工作室传技艺带人才 2015年,工厂成立以刘红光名字命名的“刘红光技能大师工作室”,2016年,刘红光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内蒙古自治区国防邮电产业首批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后,刘红光的工作更加忙碌,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处,他将技艺技能的传承作为自己的另一项重要使命。利用工作之余他把每一项技术创新都形成文字,供工作室的同事们学习交流。这些年来,方方面面的总结积累已有近10万字。 借助于工作室平台,组织技能人才“绝活绝技”展示、职工“创客沙龙”、创新成果推介、技术攻关等多项活动,刘红光大师工作室做到了有硬件、有团队,有项目,有成果,已经成为发挥劳模作用、凝聚职工力量、培育创新精神、孵化创新成果、引导职工创新创效的“职工创新之家”。 在多年的工作中,刘红光通过导师带徒、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培养出电焊工特技技师1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高级技师接班人2人,技师2人,高级工7人。 27年的坚守,留下的是一串串扎实的脚印: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内蒙古自治区“优秀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六院“十佳青年”…… “对于一个完整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来说,焊接只是其中不引人注目的一个环节,但这个环节的精准度如果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刘红光认真地说。 |
相关阅读:
- [ 07-20]【中国梦·大国工匠】张合礼:用“焊枪”描绘“高铁梦”
- [ 02-17]两口子吵架男子刺伤妻女 抱着气焊枪四处点火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