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12月7日电 题:别了,地质灾害!——云南施甸一地质灾害隐患村搬迁记 新华社记者林碧锋 “一开寨门大吉利、二开寨门大吉昌,三开寨门吉祥又如意……”祭过“三牲酒礼”,布朗山寨德高望重的“寨老”用布朗语唱着祝词,以质朴的语言表达布朗族群众乔迁新居的喜悦之情。 这是云南省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大中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得埃乌”新村,日前举行集体搬迁入住“开寨门”仪式中的一幕。大中村101户地质灾害户在这天告别土坯房,唱着山歌住进崭新的砖房。 “‘得埃乌’是布朗语中‘布朗山’之意。”刚搬入新房的48岁村民李香秀说,“山高坡陡洼子深,喊话清楚见面难,土路弯多石头滚,一到雨天怕出门”是大中村长久以来的真实写照,村里不少群众世代居住在易滑坡滚石的地质灾害区和“竖裂横缝”的土坯房里。 连绵的群山挡不住布朗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施甸县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不少曾经居住在地质灾害区的群众陆续走出高山陡崖,实现“定有所居”。 去年3月开工建设的“得埃乌”新村,是当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新成果。大中村党总支书记李新照介绍,该安置点占地总面积约163亩,总投资3958.28万元。全村确定地质灾害户124户529人为搬迁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07户382人。 “新村建设坚持‘政府引导、村两委组织、理事会牵头、群众主动参与’原则。”李新照说,村委会牵头成立用地农户理事会和安置点建设理事会,并引进云南建工集团代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新村124幢安居房均已建成,并实现水电路及网络入户。此次集体搬迁入住101户419人,其余23户也将逐步于今年春节前入住。 35岁的村民李学旺一家6口人,是此次集体搬迁户之一。长期以来,家里靠着种地养猪、卖点野菜山货每年收入1万余元。“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让我们住得更好,也让大家就业更方便。”他憨厚地抹了抹头发笑着说。 走进“得埃乌”新村,在青山绿树的环抱中,一幢幢新居整齐有序,新修的水泥硬化路宽敞又平坦,房子里雪白的墙壁、平整的水泥地板、干净的桌椅,与曾经被烟火熏黑的土墙、返潮的黄泥地板、黑黢黢的桌子形成鲜明对比。 54岁的村民李美珍一家住进了196平方米的新房。“以前时常担心会发生地质灾害,生活也很不方便,如今大家住进温暖的新房,路也通了,老人看病、小孩上学都不用担心了。”她说。 “开寨入住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李新照说,“我们将从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宜居、民族特色等方面,推动‘得埃乌’新村从‘安置点’向‘安居地’转变,让群众实现安居乐业。” |
相关阅读:
- [ 09-15]发改委:已对22个省份易地搬迁资金实现稽察全覆盖
- [ 09-05]国办印发《意见》 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将搬迁改造
- [ 08-08]宁化摇号分配117套易地扶贫搬迁房
- [ 06-19]困难的日子过去了吗(特别报道·百家企业探经营①)
- [ 06-19]百家实体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困难的日子过去了吗
- [ 06-01]武夷山65户扶贫户实现异地搬迁新居
- [ 05-17]西藏去年14.7万贫困人口脱贫 易地搬迁拔穷根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