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评论 > 正文

萨利赫倒下凸显中东冷战化趋势加剧

2017-12-06 09:56:50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陈曦   我来说两句

12月4日,媒体传来也门前总统萨利赫被胡塞武装击毙的消息,萨利赫也成为继萨达姆、卡扎菲之后倒下的第三个中东政治强人。该事件的表象是也门政府、胡塞武装、前总统萨利赫残余力量三大势力矛盾分化组合的产物,但背后仍是沙特与伊朗新一轮博弈的反映。正是由于在伊朗支持下的胡塞武装和支持也门政府的沙特之间摇摆,萨利赫才遭此横祸,最终以悲剧方式结束了“在蛇头上跳舞”的一生。也门的事态也表明,当前沙特与伊朗的冷战化对抗正不断升级并日趋白热化。

四个阶段塑造冷战化格局

在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大国干预等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地区格局冷战化主要表现为以沙特和伊朗两大地区强国为核心形成的阵营化对抗,其主要内容包括民族矛盾、教派矛盾、争夺地缘政治主导权的矛盾,以及双方在诸多地区热点问题上的代理人战争或竞争。争夺地缘政治主导权的矛盾是双方矛盾的核心。

中东地区格局冷战化的形成由来已久,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至2003年伊拉克战争。其集中体现是1981年成立海湾合作委员会、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背后是伊朗输出革命与海湾阿拉伯国家抵制革命的矛盾、波斯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矛盾。

第二阶段,从2003年伊拉克战争至2010年中东变局之前。主要矛盾是伊拉克战后重建、伊朗核问题。沙特、约旦等阿拉伯逊尼派国家提出“什叶派新月地带”的概念,对伊朗在塔利班政权、萨达姆政权被美国铲除后的崛起势头高度警惕,伊朗拥核成为沙特最大的战略焦虑。

第三阶段,2010年至2015年沙特萨勒曼国王上台和伊核协议签署。集中表现是沙特与伊朗就阿拉伯国家转型以及地区热点问题,如巴林问题、也门问题、叙利亚问题所产生的矛盾。而2015年3月萨勒曼成为沙特国王后的冒进外交以及2015年10月伊核协议的签署,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加剧了沙特对伊朗政策的对抗性。

第四阶段,自2016年1月沙特与伊朗断交至今。沙伊断交和今年沙特与卡塔尔断交导致双方的对抗公开化、阵营化、教派化。而黎巴嫩总理哈里里辞职事件、也门胡塞武装与沙特互射导弹事件、沙特领导成立41个逊尼派国家组成的反恐联盟、也门形势紧张,都是中东地区格局冷战化进一步发展的表现。而叙利亚战后重建也将成为双方博弈的焦点所在。

阵营化、教派化、代理人化

中东地区格局冷战化的表现及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中东国家的阵营化。中东国家日渐分化成以沙特和伊朗为核心的两大阵营,这导致海合会和阿拉伯国家的分裂进一步加剧。另有一些地区大国则游移于两大阵营之间并企图渔利,比如土耳其、埃及,它们与沙特、伊朗的关系十分微妙,既合作又竞争。例如,土耳其一方面参加沙特领导的41国反恐联盟,但又在卡塔尔断交危机中支持卡塔尔;埃及虽然参与打击胡塞武装并加入反恐联盟,但显然是因为在经济上有求于沙特才做出的妥协,双方争夺阿拉伯世界领导权的矛盾仍然存在。

其次是中东地区矛盾的教派化。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试图通过“什叶派阴谋论”激活地区教派冲突,以教派逻辑定义地区关系和建立地区秩序,通过强化海湾地区逊尼派同盟,对伊朗和什叶派势力进行打压和孤立。与沙特主动挑起地区教派矛盾有所不同,伊朗一直试图避免掉入沙特设置的教派话语陷阱,其重要原因在于,担心因教派矛盾在中东陷入孤立。但这并不妨碍伊朗将教派作为动员中东什叶派反对西方及其盟友的一种软实力工具。伊朗对巴林危机、叙利亚危机和也门危机等地区热点问题的介入,其教派动员虽然有实有虚,但“以教派为基础的联盟是伊朗确保其影响力为数不多的手段之一”。

最后是地区热点问题的代理人化。在沙特、伊朗两个阵营的对抗中,沙特、伊朗本身有美国和俄罗斯代理人的色彩,沙特、伊朗在中东内部又各有代理人,形成双重代理人格局。2011年以来,沙特与伊朗围绕巴林、叙利亚、也门、伊拉克、卡塔尔、黎巴嫩等国家展开持续不断的博弈。随着沙特与伊朗博弈的升级,也门、黎巴嫩、叙利亚乃至伊拉克的紧张局势都有进一步升级的危险。

(刘中民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教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