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领航新征程】加快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

2017-11-27 19:48:21 王新哲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家视角】

作者:王新哲(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工业文化对工业化进程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决定性的影响。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建设,既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力举措,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途径。

工人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密总装智能生产线上进行数控操作。新华社发

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兴盛,既对工业文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也带来了工业文化发展重大历史性机遇。

首先,工业化发展新进程需要工业文化。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2015年起我国组织实施“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制造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化发展迈入新征程。这个阶段需要高度重视和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工业文化,这意味着我国的工业文化建设面临新的历史使命:一是大力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诚信精神”等中国工业精神,倡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二是推动工业文化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有机结合,丰富中国制造的文化内涵,强化制造产品的人文关怀,不断提高我国工业的综合竞争力;三是加快发展工业文化产业,促进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旅游、工业遗产保护以及创意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制造业新的增长点;四是加强工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努力改变“重商轻工”的社会心理,营造制造强国的发展环境,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柔性支撑。

其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局面包括工业文化。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实现文化新跨越、创造文化新辉煌。工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工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此,一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切实加强工业物质文化、工业制度文化、工业精神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二要大力推广先进的工业技术,着力弘扬优秀的工业精神,推动工业和文化有机融合,推动文化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和创新性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三要创新发展文化产品和文化装备,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和美好生活需要。四要通过积极发展工业文化重塑国家工业形象,展现工业整体实力,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国工业产品的认同感,增强国外公众对中国工业产品的认可度,增强文化自信。

再次,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推进工业化的探索实践中,孕育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先进工业文化典型,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敬业等富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宝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文化的发展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一些行业或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成果,“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等工业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文化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建设拥有更加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工业文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需要加快形成与我国工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

图为甘肃兰石集团出口土库曼斯坦的陆地钻机。新华社发

准确把握十九大对中国特色工业文化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我们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论述,有许多涉及工业文化,是我们着力推进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学深悟透,抓好贯彻落实。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企业家精神是工业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拥有一大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是大国崛起的重要依托,而企业家精神是推动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必须把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大国工业的竞争力,不仅取决于企业家的创新开拓,也取决于产业工人等基层劳动者的辛勤工作。以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爱岗敬业、精益制造等为核心的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一直是各国工业文化鼓励和倡导的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应有之义。

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创新,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报告还从基础研究、体系建设、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战略部署,其中明确提出,要“倡导创新文化”。创新精神是工业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必须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努力营造创新氛围。

十九大报告多次对工业文化产业提出明确要求,比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等。工业文化产业是工业领域的文化产业,在提升制造业品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必须把发展工业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着力点。

图为中车四方的动车生产车间。新华社发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的基本思路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形势提出新要求。历史规律告诉我们,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不会自动产生,需要我们不断深化认识并努力推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发展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大幅提升我国工业软实力,为制造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健全完善工业文化发展体系。工业文化体系是工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工业文化建设融入工业化发展的全过程,在吸收传统优秀工业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吸收世界工业文化精髓,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推动中国特色工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建立健全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工业文化理论体系、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补齐工业文化短板,提升工业软实力。

二是弘扬新时代的中国工业精神。文化承载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力量,工业精神是工业文化的思想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了许多勇于创新探索的现代企业家和技艺精湛的“大国工匠”。但是,还需要进一步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大力培育和宣传新时代的中国工业精神,重点是弘扬工匠精神、践行创新精神、倡导诚信精神和培育企业家精神,努力营造有利于工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

工人在中航工业(邢台)卡车总装车间内工作。新华社发

三是发展工业文化产业。工业文化产业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强化创新设计引领,支持建设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设计集群。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培育一批示范性创新创业区域和大师工作室。发展工业旅游,支持打造一批工业创意园区和工业文化特色小镇,培育工业文化新业态。

四是融入质量品牌建设。质量是制造强国建设的生命线。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把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加快形成以质量品牌为标识的竞争新优势。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消费层次和对物质的需求已发生很大变化,对制造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丰富产品内涵、提升产品质量、塑造中国品牌,体现产品的人文关怀,加强工业文化建设是一条重要的路径。

五是塑造国家工业新形象。国家工业形象是国家形象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工业文化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要着力塑造我国工业诚信、质优、创新、绿色等新形象,不断丰富中国制造的文化内涵,提升中国制造的美誉度。要进一步提高对外交流水平,讲好中国工业故事,传播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展示大国工业新形象。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7日 05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