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怎么管?押金怎么办?车辆怎么停?——深圳就共享单车立法听证 新华社深圳11月21日电 题:行业怎么管?押金怎么办?车辆怎么停?——深圳就共享单车立法听证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共享单车已进入“洗牌”阶段,酷骑、小蓝先后退出竞争,针对共享单车管理问题的质疑声也愈发激烈。20日,深圳就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立法举行听证会,市民、企业和主管部门等代表就深圳市交通运输管理委员会起草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方案》进行了讨论,重点关注在政府监管、押金处理以及车辆管理等方面。 政府如何管理共享单车行业? 在方案中,深圳交委针对共享单车行业管理提供了备案、普遍许可和特许经营三种选择。进入机制方面,备案制要求企业在提供运营服务前向政府主管部门办理备案登记;普遍许可需要主管部门对企业的资格条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授予许可;特许经营则指主管部门通过招标、招募等方式确定经营主体。而在退出机制上,普遍许可和特许经营两种方式中,政府主管部门可以要求企业退出市场。 听证会上,多数代表倾向于备案制。“门槛要低,管理要严,手段要多。”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表示,备案制与社会共治的大方向相吻合。ofo代表王涛则表示,共享单车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于积极发展和变化中的新业态,可用备案的方式把监管和服务向后移,用结果来管控服务和企业的行为。 部分听证代表倾向于在备案制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在现有的机制上进行创新。市民代表蒋雷认为各个部门要有改革的意识、创新的思维和切合实际的行动来做好共享单车管理工作,不能够生搬硬套现有的法律法规。 深圳市交委政策法规处主任科员曾天林表示,无论是备案还是许可都不是目的,而是希望能够把企业引导上规范经营,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单车押金何去何从? 随着部分共享单车企业退场,交付的押金如今让用户们无奈,让主管部门头疼。市民代表翟小娟表示,作为绿色出行的拥趸,她一共注册了7家共享单车企业的账号,除了仍在使用的摩拜和ofo,其余5家申请退款后“一毛钱也没有退回”。 而来自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7年1月到现在为止,已经受理了超过1万宗关于共享单车的投诉,约99%为押金难退的问题。 针对共享单车一物多押、押金监管难的问题,部分代表提出应让企业免收押金,甚至可以由企业向管理者交付“押金”,避免企业破产后消费者无从退款。 “押金的三个功能,消费抵扣没有,损失赔偿做不到,违约处罚也做不到。”深圳市交通类协会代表施佑生认为,主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利益机制的控制,押金带有金融性质,相当于变相开银行,不能允许。 深圳市人大代表陈洁表示,目前押金收得不明不白,用得也不明不白,从法律问题和技术层面上讲,押金起不到防止单车被破坏、丢弃的作用。相反,在企业投放单车时要承担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是否可以设立公众账号收取企业的“押金”,用于企业退出市场时消费者的退款事宜,以及处理已经投放在道路上的单车。“虽然办法准备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但如果找不到企业,5万元以下的罚款罚得到吗?罚谁呢?” 大城市共享单车乱停乱骑如何治? 尽管主管部门和企业一年来采取了处罚、引导和教育等方式治理共享单车之乱,但是由于过量投放、投放不均、潮汐交通以及用户习惯等导致的乱停乱骑问题仍屡见不鲜。 在听证会上,绝大多数代表对车辆投放认同“总量控制、配额管理” 的制度。施佑生认为,可根据城市道路空间的改善进度和可容纳数量,定期发布共享单车投放的数据,还可通过需求侧控制,“周转次数多了,说明市场需求大,周转数字少,说明投放多了。” 王涛表示,得出共享单车堵路、停放空间不够等结论的前提,是认为目前共享单车的停车空间和行车道路是足够和合理的,但是从数据来看,目前给予自行车出行和停放的空间远远不够。 而政协委员王雪也认为目前所有矛盾背后是公共资源分配出了问题,深圳15%的小汽车占用了50%以上的路权,自行车仅占6%,此外住宅和商业,甚至道路上都划出大量的公共空间给汽车来停放,留给自行车的却很少。“当务之急是公共资源的重新分配,这个基础之上,后续的很多管理问题可能迎刃而解。” 更新的科技手段也可能成为解决停车问题的关键,市民代表朱志霖表示,共享单车都基于GPS定位,是否可以在APP上实现停车预警:“前方地铁站口已经发生了严重拥堵,停车后自行车将不能上锁。” |
相关阅读:
- [ 11-21]共享房车“登陆”济南 日租金最低600元
- [ 11-21]集美区推出“共享单车文明出行”主题活动方案
- [ 11-21]共建共享 全面提升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南平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培训班在建阳区开展现场教学
- [ 11-21]共享单车圈粉“老外” 中国智造带来便捷体验
- [ 11-21]台北拟推条例加强共享运具管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