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实践者]姚期智:永远站在学术第一线
2017-11-14 19:44:4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
人物小传 姚期智,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计算机界诺贝尔奖”图灵奖首位亚裔得主、世界密码学的奠基人之一。 2004年,姚期智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他创立的清华大学本科计算机实验班“姚班”,致力于培养计算机领域善于创新的优秀人才。 2010年,姚期智牵头成立了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并担任院长。今年年初,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量子计算机基本已经呼之欲出,假如能把量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放在一起,有可能产生远远出人意料的‘化学反应’。”2017年11月5日,在一年一度的腾讯WE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介绍了量子计算的美好前景。他动情地说:“如果说有什么事情能让我感到兴奋的话,那便是将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这两个热门领域结合起来。” 作为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首位亚裔得主、世界密码学奠基人之一的“大咖”,姚期智多年来深居简出,鲜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不过,不久前他在一档科技挑战类节目《机智过人》献出了自己的综艺首秀。节目中姚期智从多只憨态可掬的金毛犬中选了一只没有明显特征的狗狗,稳稳牵上舞台参加人工智能步态识别环节。 “我希望帮助更多观众和年轻学子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的科学内涵和可能机遇。”姚期智阐述自己亮相节目的初衷,“与其他节目大不相同,《机智过人》是一个比较严肃的系列,它既有人脸识别等成熟技术,也有刚刚开始研究的机器人写诗等项目,把人工智能的技术与应用相结合,是这个节目有趣的特点。” 在姚期智看来,节目中的竞赛只是表象,呈现的项目也不是终点。以人工智能读影像片为例,它的背后,意味着人工智能或许能在医疗领域作出更大贡献。 这位思维敏捷缜密、言辞恳切幽默、待人亲切和蔼的老人,跨越大洋,回到故土,翻过一座又一座学术高山,坚定地行走在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机研究前沿。 人工智能领域大有可为 “我11岁的时候,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先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每个家长都会教育子女向他们学习。”姚期智说。这件事激发了他对物理的兴趣,也坚定了大学时选择物理系的决心。 后来,为了邀请姚期智回国任教,清华大学专门请杨振宁与他会面。“我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跟杨振宁先生见面,而且谈论的还是关于到清华任教的事情。我一向非常仰慕杨先生,当时也非常兴奋。”姚期智说,和杨振宁见面后,自己感觉如沐春风。 2004年,姚期智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回到国内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并开设了国内首门计算机理论课程。他回国的理由很简单:为缩短中国在计算机领域和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作贡献。 在中国,计算机一直被视为工程学科,也因此忽略了在计算机理论方向上的研究。事实上,计算机科学中有很多科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计算机科技想要有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兼顾工程和科学。 “直到现在,我们在计算机理论方面还是和国外有相当大的距离,这和时代背景也有关系,改革开放后,我们需要先让国家富起来,所以对于实用特别重视。”姚期智说,现在,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正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巨大机遇。 一方面,人工智能基本上是一个实验的科学,学习实用技术非常快的中国年轻人,让中国在这方面迅速赶上了世界水平;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现在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理论,下一代人工智能要突破,一定要在理论上下功夫。算法理论和系统性应用是中国的薄弱环节,我们既要在算法理论方面寻求突破,也要力争出现系统性的应用。 姚期智分析说,人工智能是今后二三十年对科学界和产业界产生极大影响的一门科技。在这次的人工智能浪潮中,中国很幸运地在比较应用方面追上了世界的水平,也有非常出色的产业基础来做这件事情。 “当然,我们不能够认为我们已经达到了世界的水平,这个工作就完成了。我希望中国能够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取得一些原创性的、有知识产权的成果和地位。”姚期智语重心长地说。 在姚期智看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大有可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到2030年,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要做到世界领先。我觉得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远景,而且也确实是有可能达到的。”姚期智说。 给人才更具挑战性的环境 2004年姚期智回国后,建立了一支研究团队。但团队建立后,他发现团队里新招来的研究生科研能力都不够,以至于这些新人来的头一年仍在补课。 “国内本科生的聪明才智确实是世界一流的,特别是国内一流大学,比麻省理工、普林斯顿、斯坦福等国外名校的学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创新能力却相对不足。”姚期智说,他在国外大学经常看到国内来的学生。但令人震惊并惋惜的是,这些来自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很多该学的没学,创新思维薄弱制约了他们的成长。因此,姚期智下定决心:给这些学生一个更富挑战性的环境。 2005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正式成立,姚期智主张,让学生发现自己最擅长做什么、最喜欢做什么,将来不管就业还是深造,都沿着这个方向去发展。 在他的主导下,“姚班”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逐步确立完善,姚期智亲自主讲国内首个计算机理论课程,传授他最擅长的计算机算法设计和复杂性领域。重新构建的本科课程体系全面覆盖计算机科学前沿领域,并突出了与物理学、数学、经济学、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互补性。 多年来,“姚班”培养了大批青年才俊:他们当中有被誉为中国大学生计算机编程第一人的“楼教主”楼天城,有被选为福布斯全球30位30岁以下金融天才的邹昊,创立了光流科技的胡伯涛,还有旷视科技三位联合创始人印奇、唐文斌、杨沐。 “‘姚班’最大的收获就是把创新变成了习惯,上学时每周都会有老师介绍前沿领域和方向,探讨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这种思路被培养成了习惯,延续至今。”“姚班”毕业生、旷视联合创始人杨沐说。 姚期智说,他希望清华的环境能让大家减轻压力,更多感受到学习、研究过程中的挑战与突破,以及由此带来的幸福感。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世界最顶尖的创新者。 事实上,做出世界最顶尖科研成果的梦想,就像一粒种子,已经被姚期智播撒到每一位“姚班”学生和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心里。 不离开科研一线 2010年年底,姚期智牵头成立了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并担任院长。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物理学两大学科方向交叉建院,在国内属于首创。 虽然身份与职责一再变化,但姚期智一直对自己有一个要求:绝不能让自己从科研第一线下来。“因为只有自己在第一线做出了出色的工作,才能够给其他年轻教授提供一个标准。况且,离开研究岗位后感觉会不一样,对事情的判断也会发生偏差。”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吴辰晔曾感慨:“姚院长以科研为一生的乐趣,至今仍奋斗在科研一线,这几年持续发表了多篇重量级的论文,这一份对梦想的执着和热爱,实在让我更深地理解到这一份执着,便是匠人精神。” 对于科学研究,姚期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这就像在原野上无拘无束地奔驰。每一位能做好研究的人都曾体会过这样的感觉。” 这种醉心于研究的感觉,让姚期智保持了旺盛的创造力。他喜欢的科研方式是这样的:在一个领域做出两三篇重量级论文后,就换到一个新的领域。 过去4年,姚期智一直在关注计算经济学领域的博弈拍卖理论,这让他深感快乐。现在,人工智能理论成为他又一个新目标。“你们可以等等看,两三年以后,我能不能对大家有所交代。”姚期智笑着说,自信坚定一如既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莹莹) |
相关阅读:
- [ 11-14]“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媒体齐聚重庆宣传大国工匠
- [ 11-12]邵武市沿山中心小学创新形式:让孩子和中国梦共成长
- [ 11-11]中国梦微电影:看今朝,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 [ 11-10]新时期台湾青年应有的“中国梦”
- [ 11-09]【中国梦·践行者】基层党代表黄娜:“三农”新政得人心 十九大精神进万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