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017-11-06 17:46:05 王贻芳 来源:人民论坛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过去五年,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同时,一些重大科研项目正在进行,未来必将产生极具价值的科研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积极开拓、蓬勃发展。五年来,国家科技创新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快速增加。201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5500亿元,比2012年增长50.5%,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08%,提高0.17个百分点;我国研发经费总量在2013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各项科技计划着力攻克一批关键和前沿技术,对高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示范作出了统筹部署。推进北京、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为重要载体,建设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能够深切体会到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心和信心。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整体势头良好,科技队伍逐渐成熟,在国际科技界的地位逐步提升,我们要抓住发展机遇建设科技强国。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要充分发挥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做好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对于重大项目,要做到前瞻性规划,应该想清楚未来的10年甚至50年我们需要什么,要具备超前眼光,长远看待科学研究。在基础科学领域,有一些“基础中的基础”,它一旦发挥作用,对其他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将非常强大。在这些关键领域关键方面要能够取得领先地位,更需要做好科学规划。比如,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高能物理实验的设计、规划、实施动则需要30年或50年,所以,前期的前瞻性规划极其重要。

但同时也应看到,与世界最顶尖的创新强国相比,我国在科技领域仍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是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具体来讲,第一,我们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只占R&D经费的5%,与国际上15%左右的水平还有一些差距。第二,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科研项目的遴选、规划、组织实施还应该更加国际化。要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项目评审制度,使科研项目的各个环节更加规范。第三,虽然国家目前引进了大批国际人才,但是总体来说科研人才还有所欠缺。要通过重大项目吸引更多人才,不但要吸引我们自己的科研工作者留在国内,还要把国际上的优秀人才吸引过来,保证足够的国际参与。第四,科学研究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国际热点,一方面要跟国际接轨,但另外一方面也要立足中国实际。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就目前中国的科技发展阶段来看,我们还需要大力发展基础研究,要大力发展物质科学、特别是能自行研制设备的基础研究。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在科技领域,要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我们要有重大的国际性成果,需要在某些领域成为国际的前沿和领导者,而不只是在某一个点、某一个项目上。要努力成为国际的科学中心,汇聚国际科研人才到中国来做实验,需要规划和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和项目,使我们能在科学和技术上领先国际。我们必须把握发展机遇建设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