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中国梦实践者]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陆建新:高楼背后有"高人"

2017-10-30 19:07:27 杨阳腾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陆建新,男,汉族,1964年7月份生,中共党员,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的35年间,他参与建设的工程总高度达3500余米,主持承建了国内已封顶的7座100层以上钢结构摩天大楼中的4座。他也见证了中国超高层建筑从无到有,再到国际领先的全过程。

陆建新数十年孜孜不倦地钻研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方法,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项。2015年,陆建新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国企敬业好员工”荣誉称号。2016年先后荣获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2017年,陆建新荣获“央企楷模”荣誉称号。

深圳京基100、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二期……到过这些城市的人都知道这些刷新“城市高度”的地标性建筑,但他们或许不知道这些高楼背后的建设者们是谁。

今年秋天的一个午后,在一期项目建成后净展览面积国内第一、整体建成后规模全球第一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诸多突破城市天际建筑背后的一位“高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华南大区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陆建新。

眼前的陆建新,戴着一副眼镜,身材中等偏瘦,看上去多少有些文弱书生的模样。近10年来,由他主持参建的400米以上高楼就有4座,这是让无数项目建设者望尘莫及的数字。由他率团队参建的多座地标性建筑,不仅创造了世界高层建筑施工的最快纪录,而且实现了许多重大建筑技术创新。这样的成就让陆建新成为我国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集大成者,也成为大国工匠的代表人物。

发愤钻研攻坚克难

3500米!这是陆建新在全国主持或参与建设的建筑钢结构施工项目的高度总和。这一数字的起点是35年前,1982年,陆建新进入中建三局一公司从事建筑施工测量工作,测量工作的辛苦不言而喻,可他一干就是14年。同一岗位的坚守为陆建新日后的创新超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陆建新逐渐成长为项目总工、项目经理,成为世界一流的钢结构施工技术专家。

1994年,陆建新担任深圳地王大厦钢结构项目的测量负责人,这座高384米的大楼是当时亚洲的第一高楼。施工测量是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安全稳定的基础环节。当时,国内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经过反复钻研,陆建新摸索出一个办法:采用传统的经纬仪垂直度观测与激光垂直投点量距两种测量方法,建立双观察复核系统。采用这一测量技术,控制钢柱总垂偏内倾为25毫米,外倾17毫米,仅为美国钢结构AISC标准允许偏差的1/3,创造了中国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测量的世界奇迹。

长期奋战在施工一线,陆建新攻克的施工难题很多。陆建新遇到的职业生涯“最严峻”一次挑战,则是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用陆建新的话说,“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几个技术难题犹如几座‘大山’一样让我非常难受”。

通常,一般项目的塔吊都装在大楼中心的核心筒内,这样塔吊容易固定,但不足之处是最多只能装3台塔吊。当时该项目业主希望缩短工期,塔吊数目要求增加到4台。陆建新反复斟酌后决定将塔吊布置安装到核心筒的外墙。这一做法当时在国内外建筑界还没有先例。4台塔吊每台自重达450吨,工作时经常要吊起100吨左右的钢构件。这些庞然大物如何像壁虎攀爬一样固定在外墙面是摆在陆建新团队面前的最大难题。历时两个月技术攻关,陆建新带领团队反复模拟验算、论证及图纸深化,终于研发设计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撑系统。

但是,支承架安装后,陆建新却发现部分节点板偏薄,且销轴直径偏小导致配套孔隙偏大,造成节点连接板安装歪斜,与连接的杆件非同轴传力,支承架存在发生倾翻安全事故的风险。当时,距塔吊首次爬升时间已经不多,如果不能尽快完成爬升,将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为解决这个问题,陆建新整整一个月没有睡好觉。最终,在对照所拍的大量现场照片以及与项目技术人员不断商讨对策后,陆建新亲自参与修改了销轴设计图纸,并奔赴销轴制造厂家监制出新的部件,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没想到,支承架安装问题刚解决,拆卸周转太慢的难题又来了。陆建新凭借几十年的施工经验,找出了一个既可提前完成拆卸,又能节省塔吊使用台班的办法:采用特制索具代替塔吊拆卸支承架,且在拆卸后,支承架不再堆放至地面,而是由索具悬挂在半空。这样一来,塔吊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日常吊装,既能提高塔吊利用率,又可以缓解城市建筑红线内用地紧张的问题。

经过实践证明,每次支承架周转拆卸可以节省3天至4天的时间,整个工程累计减少1100多个塔吊使用台班,缩短工期96天,节约地面堆场面积600平方米。后经估算,仅这一项技术革新就创造了7680万元的工期效益。

2014年1月份,该技术经业内7位知名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上,他还带领团队创造了“国内第一立焊”“国内第一仰焊”“国内第一厚焊”等施工技术新纪录。

注重细节身体力行

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陆建新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的工作非常普通,和那些不惜牺牲生命去奉献的人相比,我做的工作不值一提”。正是这样虚怀若谷的工作态度,正是35年施工一线的长期坚守,让当年那个只有18岁的测量员成长为施工经验最为丰富的世界顶级钢结构超高层技术专家。

细节决定成败。陆建新做到了几十年里坚持身体力行。作为项目负责人,陆建新几乎每天都要到工地现场巡查,将当天要解决的问题逐一落实解决。陆建新还有个习惯,就是随身携带两个小本子,上面分别记录着当天要处理的重要事项和各项费用支出。

曾有个别员工不太理解,账务明细是以公司财务账目为准,项目经理有必要记这些吗?在陆建新看来,不同阶段的项目付款多少?其中劳务费、塔吊支撑制作费、探伤、工资、办公费、机械费又分别是多少?作为项目经理要做到心中有数。“成本测算和实际开支要经常分析对比,这是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陆建新说。

作为项目负责人,陆建新在管理上以严谨和精细著称。2009年8月份,深圳京基100项目一台塔吊油缸损坏,境外供应商告知:购买新油缸需要4个月才能交货,运回澳大利亚修理也需要3个月。但按照项目合同规定,业主要求每月塔吊因故障停修的时间累计不得超过72小时,否则每超过一天就要罚款3万元。

时间不等人。买不得修不得,陆建新想出的对策是“换”——使用同型号塔吊的广州西塔项目正进入收尾阶段,最好能马上借用他们的油缸。陆建新马上奔赴广州,经过一天紧张施工,第二天傍晚6时,油缸从400多米的高空卸下来,立即装车运回深圳。第三天清晨6时,油缸安装就位,施工恢复正常。

陆建新的身上继承着中国老一代建设者兢兢业业的优良作风,又焕发着新时期建设者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活力。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不管自身工作多繁忙,不管面临的任务多艰巨,心里始终有一把高精度的“尺子”,耐心细致地推敲一个个细节,事无巨细地琢磨一个个变数,用别人难以理解的“严谨”与“苛刻”,投入与工程有关的每件事。

勤钻苦学补充能量

万丈高楼平地起。在陆建新看来,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是城市凝固的艺术品。建设者自身的知识和技术是决定“艺术品”价值高低的关键。

多年来,陆建新保持着工作再忙也要抽时间读书充电的习惯。陆建新称《施工技术》和《钢结构》这两本行业权威杂志是他的良师益友。多年来,陆建新先后在这两本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从别人身上学知识的同时也分享着他的经验和成果。

除了爱读书外,陆建新也喜欢钻研技术问题。行业内各种新的施工机械,陆建新都喜欢上手琢磨并率先掌握新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钢结构施工工地上的每一道工序和每一种设备,我都弄得比较清楚。如今工地上绝大多数设备我也都能熟练操作。”陆建新自信地说。

为了跟上技术革新的脚步,陆建新还自学了计算机,掌握了CAD等专业软件。2000年,在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项目中,他就曾巧用计算机三维模型准确核对了测量班手工计算的定位放样数据。

在追求技术“高度”的同时,陆建新也在不断追求管理上的“高度”。2008年的一天,陆建新向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宏毛遂自荐,提出想当京基100项目经理。这让王宏既意外又高兴。“陆建新从来不向领导提要求,这次主动请缨说明他想挑战自己,想做事、敢担当。”王宏说,要当好京基100的项目经理不那么容易,公司正需要他这样的人去挑大梁。

经过公司研究决定,陆建新被任命为京基100项目经理。2年多后,大楼落成,陆建新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个人管理水平也上了新台阶,成为中建钢构三位金牌项目经理之一。

35年来,陆建新和同事们一起先后建起了44座重要建筑,其中20座属于国内知名的城市性地标:中国第一幢超高层大厦——深圳国贸大厦;中国第一幢超高层钢结构大厦——深圳发展中心;时年中国第一摩天大楼、亚洲第一高楼——深圳地王大厦;时年北京第一高楼——北京银泰中心;时年世界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时年华南地区第一高楼——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时年华南地区第一高楼——深圳京基100……

凭借着勤思考、善钻研的实干精神,陆建新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项;他主持和参与的施工技术,经业内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的有6项、国际先进3项;取得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3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取得QC成果国家级2项、省部级5项。

既吃得了苦埋头去干,也静得下心钻研学习。在中建钢构流传着这样一句对他的评价:“以创新精神为笔,以高超技术为刀,雕塑出敬业之魂,令人钦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阳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