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23日电 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听到一个词便是“字如其人”,它最早源自汉代文学家扬雄名句“书,心画也”,可以理解为字是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表达和抒发。书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标志之一。只是,在用键盘打字几乎成为主流的当下,还有多少人写得一手好字?能写出漂亮的书法,到底有哪些好处?书法又该怎样学习呢?近日,中新网记者采访多位书法爱好者及书法家,一探究竟。 书法爱好者:一幅中堂写8个小时 练字辛苦仍热爱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发展几千年来的经典标志之一,不论是“琴棋书画”,还是“诗书画印”,书法都位列其中。“80后”的刘晶是资深书法爱好者,写得一手好字,在生活中令人羡慕不已。 小学时,刘晶开始学习书法。她说,那是因为父亲的影响,“学书法,一开始先得练‘永字八法’,掌握基本笔画。那时大概每天要临帖一个多小时,上大学后时间宽裕写得更多了,写一幅中堂足足花了8个多小时”。 “一般来说书画篆刻不分家,练书法还能接触更多传统文化,全方位提升个人的素养。”刘晶说,“大学时代我的书法作品被拿去展览,很多观众都说漂亮,写得一笔好字很能提升自信”。 学好书法、写一笔好字有多重要?刘晶拿自己的经历举例道:“我当初刚工作的时候曾经因为字写得好,受到领导赏识,对自身发展很有好处。现在我负责招人,也挑字写得好的应聘者。某种程度来说,字是一个人的脸面,尤其是从事文科类工作,会点儿书法、字写得好很容易脱颖而出”。 书法教育受重视 感悟书法之美“从娃娃抓起” 近年来,书法艺术受到从官方到社会的进一步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书法、学习书法。2013年初,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从2013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 据《北京晚报》报道,2015年秋季新学期,经教育部审核的书法教材会首次走进课堂,书名统一称为《书法练习指导(实验)》。 2017年初,多家媒体消息,今年北京将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诵读、书法、传统艺术等元素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体系。 “书法进课堂,能让孩子们从小感受汉字之美,也是一个很好的推动。我们要静下心来培养孩子们的传统美德教育。让孩子们写书法,写天道酬勤、厚德载物等等,慢慢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就能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传播开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曾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道。 键盘使用频率高,还有无必要学书法? 不过,当下键盘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的越来越普遍,曾有人忧虑,这会不会影响到书法艺术的传承?画家、书法家吴悦石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总是用键盘,不去动笔写一写、感受汉字的美感,将汉字完全技术化,抽掉了它的内涵,这在将来是最可怕的。 “这几年官方很多举措都表明对书法发展的支持,这样书法就不会‘传丢了’。”30岁的刘静认为,书法是中国人的骄傲,键盘只能为人们提供一些相对便捷的工作方式,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吴文持有和刘静相似的观点。她说,在很多人习惯使用键盘的今天,加强书法教育很有必要,“我小时候学书法从临楷书开始,打下了基础,以后学其他字体就快得很。在工作中,因为字好看几次受到赞赏,闲暇时书法也是一种享受”。 可见,“字如其人”的观念仍然深深地存在于国人脑海中。一定程度来说,从一个人的汉字书写之中,一方面能从侧面反映出某些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出文化水平和个人修为。 呼吁:闲暇时间多练书法,带动身边人 那么,对于书法艺术,初学者到底应该如何学习?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方建勋介绍,大致来说,中国书法历史发展脉络应该是从篆书开始,“我在教书法课的时候,会给所有学员指定必须要临的篆书帖子,并学习基本笔法。之后开始临隶书,循序渐进”。 “临帖不能“瞎临”,而是需要找到和自己性格比较接近的书法帖。”方建勋说,这样会事半功倍,比较顺手,“书法不光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积淀、是艺术层面上的图像美,在写的过程中还能慰藉心灵”。 方建勋不否认,日常生活中键盘的使用率的确很高,但并不能真正影响大家对书法的热爱。在他眼中,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能够落到实处,这就是一件好事情,首先从学校里就让孩子们感受到书法艺术的美,培养起良好习惯。 “据我了解,现在喜欢书法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把它当做生活中的必备部分,这跟我们国家大力提倡有关。”方建勋呼吁,“大家可以在闲暇时间练练书法,学书法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练字,我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很有信心”。(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
相关阅读:
- [ 10-20]10月19日至12月6日厦门环岛南路书法广场段围挡
- [ 10-18]大田一中学生举办个人书法展
- [ 10-18]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举办现场书法大赛
- [ 10-17]“土楼+书法”走进高校
- [ 10-14]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昨日在漳州开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