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楼市的平衡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2017-10-21 07:06:04 艾琳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额91904亿元,增长14.6%,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1.4%,办公楼销售额增长25.2%,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31.8%。

与之相对应,商品房销售面积也呈现回落态势。1-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160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3%,增速比1-8月份回落2.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7.6%,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32.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23.7%。

一方面,商品房销售增幅呈现回落态势,且随着调控的延续,楼市降温格局也不会出现大的改变,商品房销售增幅也可能会进一步回落;另一方面,商品房销售并没有出现增幅下降的现象,且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不仅对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具有积极作用,对房地产市场稳定也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就是说,楼市调控没有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严重影响,而是遏制了房价的过度上涨,避免了房价过快上涨对居民生活带来进一步伤害,体现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原则。

楼市调控的目的并不是把房地产市场搞死,让房价出现断崖式下跌。作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房地产市场,对经济增长仍然具有重要影响,这意味着对房地产市场只能温和调控、有序调控,而不能把房价作为唯一调控的目标。房价需要控制,但绝不是断崖式下跌,否则会直接影响经济的稳定,影响就业,影响发展。应该说,目前的状态是比较理想的,也是符合调控的目标的,一、二线城市过于火爆的市场得到了稳定,过快上涨的房价也得到了控制,对经济的作用也得到了比较好的发挥。简言之,楼市调控的平衡点已经找到,楼市的平衡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房地产市场的定位,并围绕这个定位,提出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要求。一旦住房的居住属性得到明确,今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就会围绕“居住”二字而展开,围绕“居住”二字做文章,无论是住房的供应还是销售,就都必须突出“居住”二字。其中,购房是满足居住要求的一种方式,租房也是满足居住要求的一种方式,租购并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才能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今年以来出台的各项调控政策与措施,主要都是围绕“居住”而展开,除加大保障房、租赁房建设力度,满足市场需求外,主要通过各种调控手段,严厉遏制各种炒房,使炒房者无法再疯狂炒房、大肆炒房、无所顾忌地炒房。炒房之风遏制住了,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度就大大提升了。

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投资8064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1%,其中住宅投资55109亿元,增长10.4%,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3%。可以看到,尽管楼市调控力度很大,各地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多达150多次,但开发商并没有被完全“吓倒”,而是对房地产市场仍然具有信心,同时也没有像过去那样疯狂投资、盲目投资,而是谨慎投资、有序投资。

目前,房地产投资、销售都没有受到严重影响,开发商投资的谨慎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市场销售也在逐步变得理性而客观,因此,市场的平衡性也越来越强,出现大起大落现象的概率大大缩小,风险正在逐步消化。如果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房地产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的作用也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十九大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正在加快研究和制定《住房租赁管理条例》。可以想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扩大住房租赁业务、提高租赁住房在居住用房中的比重,将成为下一步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通过住房租赁市场让更多居民解决住房问题,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再加大房地产市场秩序的规范和整治,有效遏制各种炒房和住房投机,努力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弱化“土地财政”,用不了太长时间,中国房地产市场就将真正形成平衡、稳定的格局。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