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育幼”“扶弱”拓展改善民生新内涵

2017-10-20 16:44:37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周冬 林雯晶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齐中熙、安蓓)“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细读十九大报告,代表们发现,相关民生安排进一步丰富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涵,将“幼”“弱”两个群体纳入其中,更精准更全面地补齐了民生“短板”。

据统计,我国0至6岁的儿童人数超过1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显著成就。在学前教育方面,2016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4%,比2012年提高12.9个百分点,提前完成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达到70%的目标任务。

此外,我国共有约8500万残疾人。最近5年,我国440多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扶持100万城镇残疾人就业,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惠及2000多万残疾人,1500多万人次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十九大代表、中国中铁一局技术工人巨晓林表示,十九大报告增加“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表明我们党是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是不忘初心的政党。同时,这也表明我们的民生工作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真正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十九大代表、四川黑籽儿教育服务集团党总支书记占地斯门表示,新增的这两项民生内容表明,我国今后不仅要办好义务教育,还要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同时,全社会将投入更大力量帮助弱势群体,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