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未来是“诗和远方”—— 还将探索更多星空奥秘 航天事业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空间技术,也就是各种火箭、卫星、飞行器的制造和发射技术等;二是空间应用,是让航天技术产生实际应用,比如提供通讯和气象观测服务等;三是空间科学,即不以技术和应用为目的,而是探索和发现新规律、新现象。 “如果把这三部分比作一个母亲的三个孩子,那么在中国,‘老大’航天技术最受宠爱,‘老二’空间应用备受关注,唯独‘老三’空间科学长期‘缺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级顾问顾逸东认为。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过去的五年,空间科学长期“缺爱”的状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空间科学取得重要突破,航天探索正迈向“诗和远方”。 2016年,中国航天对“星空奥秘”的探索捷报频传。 ——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完成19项科学实验并成功返回; ——暗物质卫星“悟空”在轨一年多,探测到黑洞爆发等多项发现,未来还会带来更多惊喜;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开启人类在空间尺度上的量子科学实验,为未来在外太空开展广义相对论、量子引力等物理学基本原理的检验做好了坚实的技术准备; ——中秋之夜,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顺利升空。此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空间冷原子钟、探索空间微重力和强辐射条件下生物生长规律等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圆满完成。 2017年6月,我国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飞入太空,它可以观测黑洞、中子星和伽马射线暴等爆发活动天体。面向未来,中国人对“星空奥秘”的追问永不止步。未来五年,中国计划研制并发射5颗新的科学卫星;基于X射线属性特征、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能量与空间分布等的科学探测将进一步深入,在空间科学探索中中国有望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我们的生活阳光灿烂—— 航天技术创造美好生活 航天不只是高大上,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近五年来,中国航天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让“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成为现实”,惠及国民经济、百姓生活。 一杯滚烫的开水,倒进杯子不一会儿就变成温水,口感适宜。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一款快速调温杯悄然走红。别看只是一款小水杯,却与我国不久前发射的“快舟”火箭使用了同样的航天相变材料技术……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一大批“高精尖”的航天科技悄然“幻化”成各类便民福利。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航天科技集团民用产业收入达到1280亿元,占总收入的“半壁江山”。 从北斗导航系统到“天眼工程”的高分专项,再到实践十三号高通量通信卫星……一系列普惠民生的航天重大工程为大家绘出了一幅由航天高科技支撑的美好生活画卷:不论身在何方,“北斗”帮你导航;足不出户,“风云”帮你知天象;万米高空的飞机里上网、打电话也不再是梦想。 “这些是对‘航天创造美好生活’的最佳诠释。”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说。截至目前,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1000万景,卫星电视直播用户突破7000万。“北斗”终端持有量400万余套,卫星应用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 当前,空间信息正加快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融合,“互联网+卫星应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发展,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航天成果转化成效初显,有效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 试看未来的中国航天,中国载人空间站将呼之欲出,航天“神剑”将筑牢国家安全之基,航天探测器将飞向更加深邃的太空,军民融合将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15日 08版) |
相关阅读:
- [ 10-15]勇攀高峰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
- [ 10-15]中国航天,迈向“诗和远方”
- [ 10-13]把梦想写在浩瀚宇宙——中国载人航天走过辉煌五年
- [ 10-11]我国完成长征运载火箭发射252次 助力实现航天强国梦
- [ 10-04]24小时内两次航天发射 “中国高度”一次次在刷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