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工作人员展示在循环水中养殖的美洲黑石斑。该所研究构建的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过滤、杀菌、生化处理等环节,使得养殖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以上。
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利用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开展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等,恢复经济鱼类资源数量,倡导生态捕捞和生态养殖,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加大研发力度,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提高渔业资源利用能力。
目前,舟山海洋牧场渔业资源明显恢复,渔业生产稳步提升。2017年上半年,全市渔业总产量62.07万吨,同比增加4.54%,渔民人均收入10630元,同比增加8.1%。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 摄
10月12日,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工作人员给大黄鱼鱼苗喂食。该所每年繁育约1000万尾大黄鱼鱼苗,用于在东海开展增殖放流,恢复野生大黄鱼种群数量。新华社记者翁忻旸 摄
10月12日,游客来到舟山渔人洲码头体验海捕。舟山朱家尖镇西岙社区黄沙村原是一个小渔村,近年来通过发展民宿、体验式海捕等,积极拓展渔业新业态。新华社记者翁忻旸 摄
10月12日,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工作人员测量大黄鱼亲鱼的体长。该所每年繁育约1000万尾大黄鱼鱼苗,用于在东海开展增殖放流,恢复野生大黄鱼种群数量。新华社记者翁忻旸 摄
10月12日,在舟山一家水产企业,工作人员检测自主生产的深海鱼油的成分。该企业目前年生产鱼油2500吨,50%销往国外。新华社记者翁忻旸 摄
10月12日,在舟山沈家门渔港,商贩从刚回港的渔船上卸运梭子蟹。“十二五”以来,舟山每年投入增殖放流的资金都在1000万元以上,已累计放流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梭子蟹、厚壳贻贝等近20个品种的苗种40多亿尾(粒),渔业资源得到显著恢复。新华社记者翁忻旸 摄
10月12日,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工作人员用显微镜观察大黄鱼鱼鳃,检测病害情况。新华社记者翁忻旸 摄
10月12日,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工作人员查看用于净化水质的微生物填料。该所研究构建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利用微生物降解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实现养殖用水的可循环利用。新华社记者翁忻旸 摄
10月12日,在舟山一家水产企业,工作人员处理捕捞到的金枪鱼,制作出口到日本的鱼肉产品。新华社记者翁忻旸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