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暴雨、降雪、气温大跳水 这股冷空气还要持续多久?

2017-10-10 21:43:57 郝多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暴雨·降雪·气温大跳水——这股冷空气还要持续多久?

中央气象台专家解析冷空气特点及大范围降雨原因

冷空气影响范围广时间长 副高位置偏北偏强致强降雨

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郝多)10月8日开始,一股较强冷空气侵袭我国北方,随着冷空气自北向南逐步推进,我国大部地区迎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冷空气会影响哪些地区?强度怎样?冷空气过后全国入秋进程如何?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

专家: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

采访人:中国气象报记者刘佳 新华网记者郝多

记者:此次冷空气过程将给我国哪些地区带来降温和降水天气?强度怎样?

张芳华:冷空气10月8日起由新疆地区进入我国,并自西向东、自北向南逐步推进,在这一过程中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至江南地区会先后经历大风、降温,部分地区还伴有雨雪天气。

受冷空气影响,9日,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大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已出现6℃以上的降温,其中,青海东部、甘肃中部、宁夏、内蒙古西部以及辽宁、吉林等地降温幅度达10℃以上。据监测数据显示,新疆乌鲁木齐、天池等多地最低气温突破0℃以下。10日至11日,冷空气影响扩大至淮河及以南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华北东南部、黄淮至江南大部气温将下降6-8℃,局地降温超过10℃,部分地区并伴有4-6级偏北风。12日,冷空气将继续南下影响华南北部,但降温幅度较小。

此次冷空气带来的降水过程主要出现在北方地区。9日,我国华北中南部、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和东部、辽宁南部等地经历了明显的降雨天气,其中,北京南部、陕西南部、山西中南部、河北中部、四川东北部出现了暴雨。10日,北方降水的强度有所减弱,而降水的范围更偏南。11日,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重庆北部及黄淮西部和南部等地降水强度将有所加强,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随着冷空气的东移南下,乌鲁木齐于6日夜间迎来今年入秋以来的初雪,与常年初雪日(10月14日)相比提前了大约一周。而这两天,内蒙古、甘肃、宁夏、河北等地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入秋后的首场降雪。

记者:此次冷空气过程有哪些特点?造成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大范围降雨的原因是什么?

张芳华:此次冷空气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影响时间长、累计降温幅度大、北方伴有明显降水天气等特点。在冷空气来临前,江南大部地区气温普遍偏高,比如南昌,10日14时温度高达33℃,随着冷空气的到来,11日至12日气温将持续下降至20℃左右,跌幅达13℃。

可以说,华北地区在这个季节出现大雨甚至暴雨是非常罕见的。这是由于目前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且强度偏强,副热带高压北侧的暖湿气流较为强盛,而冷空气在推进过程中呈扩散南下的特点,冷暖空气交汇就造成了此次降雨过程范围大且持续时间长。

记者:此次冷空气影响后续发展情况怎样?冷空气过后我国入秋地区有哪些?

张芳华:对北方地区来说,冷空气的影响10日就趋于结束了,随后气温缓慢回升;而冷空气对南方的影响将持续至11日至12日。

目前来看,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已经入秋了。在此次冷空气过后,江南大部、贵州南部以及华南北部海拔较高的地方会入秋。此外,在冷空气影响下,西北和东北的部分地区入冬的步伐将有所加快。

记者:冷空气对于目前秋收秋种有何影响?

张芳华:冷空气对秋收秋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水方面。10日以前,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大部的降水不利于秋收工作开展,但降水增加了土壤墒情,有利于冬小麦趁墒播种。对南方地区来说,四川盆地东北部的强降水对秋收作物收获晾晒和油菜播种出苗不利。对此,建议西南地区要抓住晴好时段,及时抢收已成熟作物,尽快完成秋收扫尾工作;油菜产区要及时翻耕晾晒田块、适时播种,已播地区要做好苗期管理,促进幼苗生长。

记者:南海热带低压未来发展情况如何?会带来哪些影响?

张芳华:南海热带低压已于10日5时50分前后在越南河静省沿海登陆,登陆时最大风力为7级(16米/秒),999百帕。登陆后低压强度减弱,中央气象台于10日11时停止对其编号。受减弱后的低压外围云系和冷空气共同影响,10日,海南岛、雷州半岛、广西西部和南部、云南南部等地有分散性阵雨,北部湾、广西沿海有6-7级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