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为了亿万人民的美好向往——重访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考察地
2017-09-30 14:05:25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蔡秀明 林雯晶 |
分享到:
|
激发内在动力活力,靠发展真正甩掉贫困帽 9月下旬,陕北的苹果又红了。 “2014年收了4000多斤苹果,2015年1万多斤,2016年5万多斤。”陕西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民张卫庞盘算着说,“去年这10亩苹果园,收入有30多万元。” 这位陕北老汉已70岁,几年前还是贫困户,靠地里那点庄稼维持生计,如今不但有了果园,还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苹果品牌。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曾经工作生活了7年的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总书记关心的那片果园,如今愈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全村种了1200亩苹果树,形成了 “张卫庞”“梁家河”等高端苹果品牌,种植户户均收入超过5万元。 梁家河村第一书记杨宝剑说,村里确定了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综合带动苹果产业和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201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7987元,相比2014年的9000多元将近翻了一番。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的贫困户陈泽申,就努力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扶贫理念。 去年4月,在陈泽申家的砖房前,习近平总书记和乡亲们围坐一起拉家常,强调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陈泽申家只剩下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然而他的脱贫之路却一年一个“脚印”踏实向前。2014年,县乡政府用互助资金帮他安装了光伏电站,上网后每度电盈利1元,靠着“晒太阳”,全年有了3000元收入。那一年,陈泽申还开始养羊,第二年卖了3只羊,又是3000元收入。 今年,老陈又养了一头黑毛猪和14只乌骨鸡。闲时做保洁员、帮人料理茶园,加上扶贫补贴,他的收入将突破2万元。多年前曾寄希望于改变家门朝向从而改变命运的农家汉,如今正通过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 各地因地制宜培育产业、大力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和集体经济,带动了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成为脱贫攻坚战役“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贵州遵义枫香镇花茂村的王治强,也是一位找准了自身发展路子的“赢家”。 每天清晨,王治强都率先打破村子的宁静,开车到7公里以外的菜市场去买菜。作为村里第一家农家乐的老板,王治强给自己的农家乐起名为“红色之家”。 “以前这里是个四合院。红军长征路过这里的时候,把院子都住满了,所以取这个名字。”王治强说。 青瓦白墙坡屋顶,穿木斗枋雕花窗,当年的四合院已经变成黔北民居风格的楼房,每天接待200多游客。 花茂村原名“荒茅田”,因脱贫致富才改名“花茂村”,寓意花繁叶茂。2015年夏,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个已摘掉贫困帽子的村子,考察脱贫之道。 王治强对当时的场景如数家珍:“最触动我的一句话,是总书记在我家院子里座谈的时候说,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 如今的花茂村,有村集体公司,有产业协会,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生长着农民增收致富的种子。 人民在心,使命在肩,号角声急。一股凝聚着巨大热情和能量的磅礴之力,正在深刻改变着贫困面貌。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这场脱贫攻坚战一定能高奏凯歌,全国人民将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记者董峻、任丽颖、张骏贺、张玉洁、陈诺、刘勤兵、张月琳、邬慧颖、张大川、张文静、张亮) |
相关阅读:
- [ 09-30]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
- [ 09-30]习近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 09-30]习近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 09-30]福建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 [ 09-29]《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