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精彩图片> 正文
分享到:

“共享经济”连接你我

2017-09-27 07:42:42   来源: 新华社  责任编辑: 周冬  我来说两句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9月20日,旅客在湖北省宣恩县的“共享民宿”——“西贡小筑”喝茶聊天。旅客通过互联网进行实名认证、下单预定付款后,可通过发送到手机上的密码解锁入住,全程不需要前台、服务员的接待,方便快捷。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共享经济”在盘活社会闲置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新华社发

9月16日,市民在用车前扫描车身的二维码。当日,高端共享汽车平台——弘扬共享汽车全国正式上线启动仪式在沈阳举行。据悉,这批共享汽车均为宝马品牌,市民可通过下载手机APP在街头定位汽车并取车使用,同时车辆内部还加入了车载WIFI、指纹介入、酒精测试、人脸识别等功能来确保车辆舒适性与安全性。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共享经济”在盘活社会闲置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新华社发(龙雷摄)

8月27日,市民在唐山市试乘“联动城市共享班车”。当日,“联动城市共享班车”亮相唐山街头。该共享班车采用新能源汽车,通过线上预约,根据用户需求分配不同车型、制定出行路线。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共享经济”在盘活社会闲置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8月4日,市民在江苏盱眙中学体育场跳广场舞。暑假期间,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向社会全天候免费开放学校文体设施。此举旨在实现公共资源共享,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有效开展。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共享经济”在盘活社会闲置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新华社发

5月27日,在首届杭州(国际)未来生活展上,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在杭州推广的移动共享电源电助力智能公共自行车系统。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共享经济”在盘活社会闲置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新华社发

4月20日,一名技术人员在演示通过“E 租车”APP找到的附近可以使用的分时租赁电动汽车信息。当日,电动汽车、充电桩一体化运营的分时租赁平台——“E 租车”平台在重庆上线运营。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共享经济”在盘活社会闲置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5月29日,在河北邯郸街头,工作人员(左)指导市民使用充电桩为“共享汽车”充电。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共享经济”在盘活社会闲置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5月24日,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某宿舍楼内,学生在使用“共享”洗衣机。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共享经济”在盘活社会闲置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这是4月21日拍摄的保罗的口袋1912店一楼外景。保罗的口袋1912店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新型时尚独立音乐书店。这家书店在2016年10月成为合肥公共图书馆联盟成员,将自己的图书结合部分合肥市图书馆书籍共一万余册免费向市民开放借阅。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共享经济”在盘活社会闲置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2月16日,在上海曲阜路街头,行人经过路旁的“共享汽车”。市民可通过下载手机APP在街头定位汽车并取车使用。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共享经济”在盘活社会闲置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新华社记者 丁汀摄

4月20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准备使用智能存取系统停车。来存取单车的师生只需刷卡识别,系统即可按照“就近原则”,通过上下传送导轨自动存取自行车。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共享模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共享经济”在盘活社会闲置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新华社记者 白禹 摄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