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在排除设备异常。(河南平煤神马集团帘子布发展公司 供图) 忘我工作,他亏欠亲人的太多 1987年,杨洪林刚进厂的时候,张国华已经在卷绕工岗位很有名气,据杨洪林说,那时的张国华日常已经是一个人承担着两个人的工作任务,“这样一干就是10年。”如今已经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的杨洪林从那时与张国华相识至今已有30年,两人曾经是技术上师徒、现在是工作上的上下级,更是从始至终的老友,杨洪林了解张国华,见证了张国华在原丝卷绕一线默默付出、兢兢业业30年的点点滴滴,也目睹了张国华在母亲重病住院、最后去世的这段时间里,为了解决企业难题,挽回损失,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更一度七天七夜、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最终圆满地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杨洪林明白那一刻张国华强忍着的担忧、背负着的自责与愧疚,和永远留下了对母亲的亏欠的心痛。 事情发生在2013年的4月,帘子布发展公司原丝厂试车。当时原丝可纺性很差,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废丝。张国华下班后,就不声不响默默留下来帮助其他班组,7天7夜没有离厂,和几名老职工一起,教118名新职工挂丝。他们经过不懈努力,使卷绕废丝率从30%下降到3%左右,当月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而那段时间也正值张国华的母亲生病住院。 隔年(2014年)8月,原丝厂出现了一场重大事故,瞬间停电导致几十公里的管道近一半堵塞,厂里赶紧进行紧急抢修,这也是这条生产线的第一次大修。在检修期间,原丝生产线有一道工序叫“管道烧却”,就是将检修中拆卸下来的数千个管道、阀门进行近600度高温烧烤,把堆积附着在管壁上的物料烧成炭化物,再进行清洗和打磨。“管道烧却”既得保证质量,清洗的检验标准是“白布进,白布出”,又得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更得按时完成任务,因为这道工序的完成时间直接决定了后续“开车”的时间,因此被称“最卡脖子”的工序。 当生产停止,张国华所在的操作岗位原本已经可以休息,但考虑到整个抢修时间紧、任务重,而张国华责任心重、有经验、可以组织起生产线上的新工,把任务有始有终的完成,厂里领导决定把这个重要且艰巨的任务交给张国华,而他的帮手是14个平均年龄只有22岁、又从未参与过检修工作的“孩子兵”。 在接下这个任务后,张国华76岁的老母亲突然心脏病重住院,而张国华在抢修任务的关键时期仍就不眠不休、连续奋战了3天3夜,厂里领导了解情况后让他回去照顾老母亲,他却坚持留在岗位上。 直到终于有些时间,一天下午抢修的间隙,厂里的领导班子和张国华一起来到医院,“当时进去(病房)的那一刻,我们领导班子几乎都掉泪了,因为那个时候,他老母亲满头白发躺在病床上,旁边是他因偏瘫后遗症行动不便的老父亲,一个生病的老人在照顾着另一个病重的老人,当时让他(张国华)留下来,他不肯,国华的老母亲也和我们说,让国华回去吧,我知道他工作忙,有他爸在这就可以了。”谈到这里,杨洪林的双眼通红,声音有些哽咽,坐在一旁的张国华则微低着头,从始至终一语不发,表情黯淡,有些游离,仿佛在想着些什么。 “那种情况下,您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回来工作?”听到记者的提问,张国华才冷不防的回过神,抬起头来说:“检修任务太重了。”张国华的声音有些沙哑:“检修任务确实太重了。”他重复着。“不好干,确实是不好干。” 据了解,当时检修拆卸下来的形状各异的管道、阀门有1000多个,最重的达到半吨,出炉、入炉、清洗、运输,张国华和他的班组成员只有4天的清洗时间。当时正值盛夏,室外温度高达38摄氏度,车间内温度则达到了60摄氏度。他们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胳膊和大腿内侧也都磨破了皮,汗水浸在上面更加疼痛难忍。就这样,在张国华的带领下,大家一遍遍地重复吊装、冲洗、打磨等程序,提前完成了任务。 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张国华的母亲却因为这次重病,在几个月后去世了。张国华老家是山东沂蒙山老区,母亲是一个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 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曾在解放战争时期支援前线。杨洪林说:“老母亲走的时候是我陪着国华去送她的,走的时候老母亲交代丧事简办,没有追悼会,没有正式的告别仪式,只在殡仪馆简短的亲属告别后,就送去火化了。我们也觉得国华这种精神和老母亲的家教、传授有很大关系,国华说起来的时候(觉得)对老母亲有愧疚。” “说心里话,对于企业我已经是问心无愧了……” 张国华说,那一刻,他通红的双眼沁满了泪水,豆大的泪滴夺眶而出。 同为共产党员的张国华曾经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母亲弥留之际,她只留给我一句话:“好好做人,好好工作。”她特别重视集体,追求奉献。从小,她也是这样教育我的。母亲让我知道,人活着不应该只知道享受,而要创造价值。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干好工作,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
相关阅读:
- [ 09-23]【中国梦·践行者】24岁"娃娃支书":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是我干过最酷的事
- [ 09-22]【中国梦·践行者】张玉田——首位驾驶我国商船勇闯北极东北航道的船长
- [ 09-22]【中国梦·践行者】倪裔豹:在苗寨撒下脱贫的种子
- [ 09-22]2017“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活动28日举行
- [ 09-21]【理上网来?喜迎十九大】独家采访:域外学者谈“中国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