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滨海新区再探“新”(喜迎十九大)

2017-09-24 10:56: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滨海新区,还能新吗?”

创新驱动,10年发展,去年经济总量率先在国家级新区中迈进万亿元俱乐部。党的十九大前夕再访新区,持续创新成为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必须新!”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主要负责同志答得干脆。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嘱托:天津要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平台,先行先试重大改革措施,努力为全国改革发展积累经验。对新区来说,新是常态,新是动力,新更是使命。

走走看看,一串新消息——

9月初,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完成国内首单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进口租赁业务。

9月20日,欧洲以外的首架空客A330宽体客机在滨海新区交付。

9月22日,东疆保税港区迎来以租赁形式引进的第1000架飞机。

9月22日,天津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交会启幕。

……

正逢开学季,远离市区的中新生态城人气爆棚。吸引人的,除了名校落户、免费校车、补贴学费,更有智慧宜居环境。

这里是我国首个绿色发展示范区,昔日盐碱荒滩,如今绿荫匝地。淙淙小溪,卵石曲径,藏着海绵城市的秘密。步行500米,就有一个幼儿园、健身中心。通过电子市民中心的智能APP,随时可查公交车到站时间、菜市场当日行情。

“产业高地也该是民生高地,生态城决不当睡城。”生态城管委会副主任苗雨壮说。产城深度融合,居民从2万人到7万人,牢牢黏住3500多家企业。

于家堡,京津城际高铁终点站,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走进贝壳状车站,宽敞明亮的通道两边,是全球购商城和文创空间。无需出站,且走且逛,四通八达的地下街道将您送到每幢写字楼入口,送到商务区上万家企业。

“零氪科技”就是其一。国内领先的医疗大数据平台,服务400多家三甲医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感召,滨海新区的宜居环境人才政策吸引,把数据处理中心从中关村整体搬来,300多名员工成为新滨海人。

纷至沓来的新信息新景致,包含某种必然。

“创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打造集聚经济、开放经济、智能经济。一句话,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滨海新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说。新是动态的。从制造业高地到服务业高地,从产业新区到宜居新城,新理念下全力升级再创新。

行走渐深,一个关于腾飞的故事撞入眼帘。

“我们看好新区!我们和中方的合作又延长了10年。”空客中国公司民用飞机首席运营官马福朗喜滋滋。这里是空客A330天津完成及交付中心,去年3月刚开工,今年9月20日,欧洲以外交付的第一架A330宽体客机由此下线。

飞机造出来,想用上,却不易。在东疆,听到个笑话:几年前某公司想租赁在国内组装生产的飞机,还要跑到欧洲办手续。内销变进口,尴尬背后是现代服务业的巨大差距。“差距就是发展空间,短板必须变成名片!”东疆国际航运与金融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李晖说。地处天津自贸区的东疆保税港区屏息发力,30多种模式创新,短短几年,融资租赁领跑全国,合同余额占1/4。中国民航机队中,40%的飞机通过东疆引进,东疆成为继爱尔兰之后全球拥有飞机资产最多的租赁聚集地。

空客当龙头,50多个高端航空制造、维修和服务项目落户,聚集效应显现。2016年,滨海新区航空工业产值700多亿元,航空服务业产值近200亿元。

行政审批改革领先全国,109枚公章变为1枚,“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新产业,新业态,归根结底来自新机制。

创新驱动,传统做强,新兴做优。“一碗面”(方便面)、“一桶油”(食用油)曾是人们对滨海新区的产业印象。而今,新区已成我国北方最大粮油食品综合加工基地。与此同时,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增长15%以上,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电子信息蓬勃发展,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一碗面”到“一只机”,大而全到优而精,快速发展到绿色发展,最大的新,莫过于理念刷新、机制创新。经济发展“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占天津全市一半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12.9%,比重达4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2.4%。

“要以滨海新区为龙头,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集成集约集群发展。同时,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与现代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

总书记4年前的嘱托,正渐渐成为这片热土的现实。在滨海新区人眼里,这是献给党的十九大最好的礼物。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24日 01 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