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题:“美女”可能是男人已婚秒变“单身”——婚恋网站里有多少真话?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近日,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推动在婚恋交友平台严格执行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依法整顿婚介服务市场,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婚介行为。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婚恋网站向用户收取高昂的会员费,却对用户信息的真实性筛查存在严重疏漏,完全虚假的信息都能成功注册。有的平台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活动,沦为“骗财骗色”工具,产生诸多法律纠纷。 会员费高达数万元相亲对象却是已婚 “除了一些基本信息,比如身高、学历等会造假,有些婚姻信息也是假的。”合肥市民蓝蓝在2016年11月花费一万余元购买了百合网一年的高端会员,没想到却掉入坑中。 蓝蓝说,红娘曾介绍一名男生说身高一米七,见面后发现只有一米六。还有一次对方信息写着未婚,实际上不仅已婚,还有个孩子。“幸亏发现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平台对会员身份疏于审核,一些婚恋网站甚至成为一些已婚人士的“交友”新渠道。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企业库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婚恋交友平台众多,比较大的有世纪佳缘、珍爱网、百合网等十多家。其中最大的平台世纪佳缘官网显示,目前已有1.7亿注册会员。但这些会员身份有多少是真实的,很难甄别。 由于平台会员身份混杂,部分网络婚介平台沦为不法分子行骗工具。在法律检索平台“无讼”上搜索“世纪佳缘”,涉及法院判决1329起,其中涉及有期徒刑的446起。 已婚有孩子可注册为单身网站显示“无法确保每一条信息的真实性” 记者体验发现,在一些平台进行注册完全不需要实名,有些平台对婚姻状况等关键信息也不会进行审核。 婚恋网站最重要的是确保相亲双方都是单身状态,然而,记者选取注册的三家网站均未对用户真实婚姻状况进行审核。 记者为男性,已婚并育有一子,但却能以“未婚”身份在三家网站毫无障碍地通过了注册。在审核方面,其中一家网站与“芝麻信用”绑定,但认证后显示的只是“芝麻信用”的评分,根本无法筛查婚姻信息。 这些网站声称的个人信息认证功能形同虚设,个人信息可以随便填。记者用网络上下载的网红女明星照片作为头像、编造姓名、学历以及非本人手机号进行认证,均认证成功。记者注意到,有一家网站上的身份证认证和学历认证功能显示正在升级,尚不能使用。 随后,记者尝试对个人信息随意进行了更改,填写博士学历、月收入5万元以上、私企老板、拥有无贷款住宅和豪华车辆等,系统没有任何筛查,这些信息就成了记者征婚的个人标签。 记者还发现,这些网站疑似通过机器替代用户,主动发信诱导用户缴会费。在三家网站成功注册尚不足五分钟,记者就收到短信,显示已有不少用户对记者“表示出兴趣”。当记者点击这些关注者头像后,三家网站均跳转至付费页面,显示需要先交纳一定的费用才能浏览这些用户的个人信息,收取的费用将直接影响记者下一步在婚恋网站的用户体验和最终婚配的成功率。 记者注意到,这些网站都通过风险提示来规避审查责任。网站的用户注册界面显示,该网站从技术上和成本上无法确保每一条信息的真实性,也无法确保每一个会员的人品及其对待感情的态度。 “婚恋公司的核心诉求就是快速赚钱” 亟待严格推行实名认证 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百合网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内的婚恋网站是没有办法真正核实一个人的婚姻信息的。网站希望用户能自己提供各类情况的证明。但是,用户提交相关证明的意愿很弱,而且现在找相关职能部门开证明难度较高。“如果网站强制要求用户提交相关证明,就有可能因此流失大量客户。婚恋公司的核心诉求只有一个,就是快速赚钱,所以从根本上不可能给用户找麻烦。” 此次三部门联合发文,直指婚恋交友网站实名注册问题。业内人士建议,首先,应在制度上推动全国婚姻登记信息联网与查询;其次,在技术上应用已较成熟的人脸识别系统进行真实性认证;第三,企业应强化当前的用户信用评价机制,通过更多真实意见反馈的数据,辨别甚至淘汰一些无良用户。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关注到社会对婚姻信息查询有较高的需求,但向公众开放婚姻状况信息查询涉及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措施。目前,民政部门正在提升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功能,加强婚姻信息交换和共享,提高民政系统婚姻登记工作水平。(记者魏董华、薛天、张紫赟、罗争光、杰文津) |
相关阅读:
- [ 09-15]程序员自杀引关注 婚恋交友网站究竟有多少"雷区"
- [ 09-15]婚恋网站乱象何时休?有关部门亟须负监管之责
- [ 09-15]程序员自杀引关注 婚恋交友网站究竟有多少"雷区"
- [ 09-13]程序员遭勒索自杀 婚恋网站别成“婚骗”网站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