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中国外贸向好趋势未变 外贸增长走向常态

2017-09-19 07:02:5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近期,中国外贸进出口数据引发市场关注。在上半年恢复性增长之后,七八月进出口额相比有所回落。对此,部分观点先是过度看好,而后又消极看淡。专家指出,对于外贸数据的波动要理性分析,既不能盲目乐观也没有必要过度消极。结合国内外形势不难看出,中国外贸的向好势头将进一步巩固,结构性变化会更趋明显。未来,要抓住契机,促进外贸优进优出,实现常态化增长。

理性看待数据波动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以人民币计价,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17.83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增长13%;进口7.98万亿元,增长22.5%。8月当月的进出口总值、出口和进口的增速则分别为10.1%、6.9%、14.4%。继7月之后,8月进出口增速呈现连续的回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数据的回落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前期基数效应。去年下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开始好转,基数的抬升导致今年7月以来同比增速下降。二是人民币升值因素。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6%,这就影响了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出口数据变化。

剔除这些波动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中国外贸进出口仍然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其增速远超过上半年6.9%的整体经济增速。据调查,8月出口经理人信心指数回升0.3,出口企业综合成本指数下滑0.6。

徐洪才认为,上半年进出口的恢复性增长受部分偶然因素影响,但总体来看中国外贸呈现复苏的态势则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外贸数据的波动也应理性看待,既不能对前期表现盲目乐观,也无需对未来走势过度悲观。

向好势头仍在巩固

相比总量增速的起伏,中国外贸结构的优化和动力的转换更值得关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日前指出,当前中国外贸正在呈现多方面积极变化。

从商品结构看,今年1至8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5.6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3.4%,占比提高至57.1%。其中,汽车、计算机及其零部件、船舶和手机的出口增速最高达28%。同时,纺织服装等7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也保持着10%的较快增速。从外贸业态来看,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出口增速明显快于整体的增速,新动力培育成效明显。从外贸主体看,民营企业出口增速为15.4%,快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出口总值中的占比也提高至46.9%。

“一大批企业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标准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高峰说。

徐洪才认为,当前中国外贸更加鼓励“优进优出”,这既能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也能促进外贸结构调整优化。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全球市场总体在回暖,中国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也在加快。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外贸回稳向好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外贸增长走向常态

专家普遍认为,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基数翘尾因素减弱,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也将面临着从“恢复性”状态走向“常态化”的过程。

白明指出,这种“常态”首先来自国际外部环境改善。在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回暖的情况下,主要国际组织纷纷上调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经济预期增速达3.5%,创下了3年以来的新高。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外贸应抓住全球经济复苏的有利“窗口期”,加快抢占国际市场的“回暖红利”。

中国外贸也正迎来开放革新的利好。到目前,中国已与东盟、新西兰、新加坡等签署并实施10余份自贸协定;今年新一批7个自贸试验区已经设立;多地进行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也已完成中期评估。

徐洪才表示,扩大自贸区试点,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等,将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从而提高中国外贸的竞争力。未来,中国外贸应该找准发力点,既要靠规范海外投资和吸引境外投资“两条腿”走路,以资本流动带动外贸商品和人才要素的流进流出;也要在新分工体系中找准位置,利用跨境电商等新平台,精准掌握国际市场需求,同时促进线上线下、物流体系、金融服务等价值链的整合,带动进出口贸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