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侗布飘飘共致富

2017-09-18 17:23:13 方永磊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原标题:【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侗布飘飘共致富

央广网黔东南9月18日消息(记者方永磊)在肇兴,除了独具特色的侗族建筑和侗歌外,侗族植物染布和刺绣也颇具看点,且“味道”十足。沿路而上,几乎家家户户门前及沿河两岸护栏上,都挂满了泛着紫色光芒的侗布。

资料图

侗族人喜欢以蓝靛染制的“侗布”做衣裙,她们将采收的蓝靛草放进水缸,用水浸泡发酵,待蓝靛草变黑腐朽发出靛汁后,把石灰粉兑进蓝靛汁,直至缸里升起紫蓝泡沫,将靛缸盖好静置一段时间,再把水缸内的多余废水倒出,将缸底蓝靛液放入木桶使水分蒸发,形成蓝靛膏,就做成了染布用的染料。染料做成后,她们用染料反复浸染白色的纺织布,着色沥干后放于青石板上,用棒槌连续捶打后漂洗再晾晒,反复多遍,肌理结实端庄的布匹才能做成。

尽管工序非常繁复,但侗族人至今依然乐此不疲,保留着这种纯手工的染布方法。

“侗布光鲜油亮,带有山野植物的清香,古香古色,在低调中透着奢华。”县级侗族蓝靛靛染代表性传承人陆勇妹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断感慨,“多亏了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这门好手艺!”

85年出生的陆勇妹从小跟着母亲,学会了扎染、刺绣等技艺。不过,和别人不一样的是,本是幼师的陆勇妹看准了非遗文化产业的商机,便在2014年牵头成立了集刺绣、侗族布料制作、传统服饰设计、传统工艺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附近村民加入,共同传承推广 “贵州蓝”。

合作社的成立,让陆勇妹把黎平县分散的绣娘聚集了起来。通过黎平县“千名绣娘”培育工程的引导支持,陆勇妹邀请县内外的优秀绣娘、染娘对当地妇女进行相关培训,推动刺绣、织染传统工艺标准化、规模化和创意化。由此,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合作社与绣娘“+”了起来,一条专业的民族手工艺制作流程形成了。

"与工厂的流水线不同,手工艺制品需要着大量的劳动力。刺绣、靛染等传统的做法,需要经过制靛、织布、染布、锤布、晒布、绣、染等多个环节。为了促进标准化,我们让一位绣娘只做一个步骤,并且为她们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这样做出的产品可以又快又好。"陆勇妹说,为了带动脱贫,合作社实施订单式扶贫。让家境比较困难的妇女,优先接单。

细致的分工,时尚的设计,陆勇妹的店越做越红火。随着订单的增多,合作社走起了订单式扶贫,这带动了360余名贫困妇女就业。目前,合作社已经在黎平县城和旅游区开设了三家实体店。2016年,店里销售额达到300余万,预测今年还会更多。

“这种模式不仅把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创新和发展,还促进了绣娘、织娘、染娘等一批民族民间工艺从业者增收致富,充分发挥了文化产业在扶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黔东南州文改文产办主任廖永伦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