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南北山绿树成荫。本报记者 王伟才摄 南北山绿化的另一个困难是高寒,因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春天来得迟,冬天来得早,植物生长期短不说,生长速度也非常缓慢。即使青杨这种本土树种,在当地河谷地带一二十年就能长成参天大树,而在这山上,一二十年顶多只能长成碗口粗的样子。 更要命的是,南北山坡陡沟深,土壤贫瘠,岩石密布,地形破碎。尤其是北山,很多地方的坡度超过60度,加之植被覆盖度低,土地表层有机质流失殆尽。而且,90%的土壤为栗钙土,并伴生大量羊脑石,到处都是盐碱。青海省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奎说:“这地方太阳一晒就板结,树苗种一批死一批,堪称绿化禁区。” 要在这样一个地方搞绿化工程,让荒山变绿,没有特殊的办法和几代人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绝难做到! 时间到了1989年。青海省委做出一个重大决策:“绿化西宁南北两山、改善西宁生态环境”。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正是启动。尽管当时青海全省的财政收入只有6亿元,但是为了表明对此项工程的重视程度和让荒山变绿的果敢决心,硬是挤出了1350万元用于两山的绿化工程。这在改革开放早期的80年代末,称得上是一个绿色发展的超前实践。 这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一个全新的体制机制由此确立,这是青海绿色发展史上的一次创举。青海省委意识到,要干好此项工程,单凭下发几个行政命令,单靠几个相关部门和西宁市的力量绝难完成。当年,青海省西宁南北山绿化指挥部正式成立,统揽全局,省委或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总指挥,主管副省长及西宁市市长担任副总指挥,全面负责绿化工程事宜,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28年过去了,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但这一做法一直坚持了下来,主政者亲自挂帅的高配规格一直没变,指挥部“一竿子插到底”的体制机制也一直没有变。 省委书记王国生到青海工作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已经六上南北山。他说:“如今,南北两山树木成林,老百姓有口皆碑,留下了永远的一座丰碑。‘行人不见树栽时,树见行人几回老。’我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今天盖的楼房、建的广场、修的道路,虽然也是政绩,若干年之后人们也许就忘记了,但造了一片林、绿了一座山,给人们留下代际相传的宝贵财富,人们都会铭记于心。” 省长、南北山绿化工程现任总指挥王建军说:“这一工程的实施,明显减少了西宁地区的扬沙天数,南北两山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植被面积不断扩大,水源涵养功能得以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省会城市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明显提升。” 如果南北山绿化工程是一座大厦,那么,这项全新的体制机制就是这座大厦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有了所有省直机关以及西宁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划片承包绿化责任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成功实践。 “建立分片承包责任制,分别与指挥部签订承包责任书,颁发林权证,明确土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使‘谁种谁有’的政策切实落到实处”。张奎介绍说,“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统筹资金,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政府和市民都是当事人、建设者,开创了全社会搞绿化的崭新局面”。 紧接着,这些政策还写进了立法。南北山绿化指挥部成立的第二年8月,西宁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西宁南北两山绿化条例》;12月,青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次年,西宁市政府颁发《西宁南北两山绿化条例实施细则》;青海省政府下发《关于参与西宁南北山绿化的单位和个人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的通知》,明确了林地权属和最长可达50年的使用期限等优惠政策……这在当时的全中国也是走在前列的,这是前所未有的绿化政策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