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应用爆发式增长 4年后行业市场规模将翻五倍 “看脸”的时代会不会遭遇盗“脸”取款? 刚刚公布的iPhone X应用脸部识别功能,而就在几天前,杭州一肯德基餐厅宣布可以刷脸支付了,还有国有银行也加入了刷脸取款队列……“刷脸”应用呈爆发式增长。但不少人也对该技术的安全性提出质疑:会不会更多信息被泄露?会不会发生盗“脸”取款?整容了怎么办?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晓丽、刘幸 近日,农业银行总行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推广人脸识别系统。而实际上,去年,招行已在同业率先推广刷脸取款,随后多家银行陆续跟进。 刷脸取款:无须带卡 刷脸支付:只要手机号 记者在招商银行ATM设备前亲身体验了“刷脸取款”业务。首先在ATM屏幕首页点击选择“刷脸取款”功能,系统将自动抓拍现场照片,然后与银行可信照片源进行比对,验证通过后输入手机号码进一步确认身份,紧接着输入取款金额、密码,最后拿取现金,无须插卡取卡。 不过,记者发现,部分银行对刷脸取款方式有限额,如招行每日的限额为3000元。 在九月初,支付宝宣布在肯德基的KPRO餐厅上线刷脸支付,正式将“刷脸支付”推向了商用。据悉,这次尝试也是刷脸支付这项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商业应用。 在杭州万象城肯德基的KPRO餐厅里,记者体验了一把“刷脸吃饭”:在自助点餐机上选好餐,进入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刷脸付”,然后进行人脸识别,大约需要1~2秒,再输入与账号绑定的手机号,确认后即可支付。支付过程不到10秒,也无需密码。不过,首次使用用户需要先在支付宝App上开通此功能。 多家人脸识别公司 获上亿元融资 除了刷脸取款、刷脸支付、手机刷脸开锁,部分机场、火车站已实现刷脸进站,部分高校、高端写字楼启用了刷脸开门、刷脸打卡等。现在人脸识别已经广泛应用在公安、税务、教育、金融等方面,未来,只需要将相关信息和“脸”绑在一起,比如身份证、银行卡、微信账号等,我们上街就不用带钱了,所有卡和钥匙也都不需要了。 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已超10亿元,预计到2021年将达约51亿元。今年7月,商汤科技宣布完成4.1亿美元B轮融资;上海依图科技与北京旷视科技完成了C轮融资,金额分别为3.8亿元与1亿美元。 质疑 “刷脸”安全吗? 疑问1:会否发生盗“脸”取款? 有储户质疑刷脸取款技术的安全性,“会不会别人拿着照片去刷脸也可以识别,或者机器识别错误等。”蚂蚁金服生物识别技术负责人陈继东称,目前支付宝的人脸识别准确率已远超肉眼,而且有独创的活体检测算法来判断采集到的人脸信息是否为照片、视频等冒充。 银行人士也解释:“刷脸取款”技术应用了“三维成像技术”,即便是双胞胎也能识别,“刷脸取款”拥有三层安全防护,包括人脸识别、手机号码验证、密码验证,“安全性甚至比插卡取款还多一重保障。” 疑问2: 如被盗刷责任谁负? 储户方小姐表示,银行取款刷脸后再发生盗刷,银行应负全部责任。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浩认为,刷脸取款不能要求银行承担全部责任,要根据具体案情具体分析,储户丢失了银行卡和密码后被盗刷,责任还是在储户。 支付宝则直言,即便出现账户被冒用的极小概率事件,支付宝也会通过保险公司全额赔付。 疑问3:整容能否识别 有业内人士认为,整容能否识别,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机器无法识别是有可能的。此外,脸部信息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疑问4:如何避免隐私泄露 人脸被采集也使得隐私泄露风险剧增。有业内人士表示,解决的方法是在采集到照片时进行“脱敏”处理,只提取照片特征,不保存照片本身。这需要在政府引导下建立起整个行业的统一标准。 |
相关阅读:
- [ 09-13]正式进入商用时代 刷脸支付或成新的支付风口
- [ 09-12]外媒叹中国式“刷脸”或再掀支付革命:西方必须跟上了
- [ 09-11]“刷脸”应用呈爆发式增长,身份证将被取代?
- [ 09-04]大学新生“刷脸”报到 未来有望用于课堂签到
- [ 08-25]刷脸支付即将来临,“靠脸吃饭”的时代来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