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 内蒙古篇】内蒙古特色的治沙之路

2017-09-05 22:14:31 施佳丽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责任编辑:房小奇   我来说两句

科学治沙走出特色道路

天刚亮,在通辽市库伦旗六家子林场“不同类型沙丘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飞播示范区的上空,一架小型播种飞机从远处轰鸣而来,将一粒粒带着科研人员绿化沙漠的决心和希望的种子播撒在荒漠的沙丘上。

这是一次飞播造林试验任务。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不同类型沙丘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实施方案的要求,在5000亩流动、半流动的沙丘上进行飞播造林试验,继而研究、总结出具有辐射推广价值的飞播造林技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降水200毫米以下地区不能飞播造林”,技术制约影响着内蒙古治沙的进程,沙海治理始终缓慢而无奈。

“人定胜天”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追求,尊重自然规律才是治沙的科学理念。在几十年的漫漫治沙路上,内蒙古人渐渐认识到,荒漠戈壁是经过长期的地质年代形成的自然地貌,土地沙漠化则是由于过度开垦放牧、超采地下水等人为活动导致的恶化现象。

找到了原因,就找到了科学施力的“标靶”。经过科技攻关,内蒙古终于打破了这一国际学术瓶颈,首次在年均降水量仅有10—150毫米、蒸发量高达3500毫米的阿拉善盟实现了飞播治沙的突破。同时,自治区配套了GPS导航定位、种子包衣处理等一整套飞播技术措施。不到4年的时间,沙地飞播造林420万亩,大大加快了治沙治理进程和效率。

实践证明,科技的突破和技术的引领是制胜的法宝。与肆虐的沙魔搏击,正确的路径和先进的模式,将会加速改变整个区域的生态进程,为内蒙古生态建设汇聚源头活水。

在长期的防沙治沙、生态恢复的过程中,阿左旗逐步摸索出“飞、封、造”相结合的治理方法。“飞”即飞播造林,飞播规模大、速度快、成本低,符合阿左旗地广人稀的特点;“封”即封山育林,重点放在不宜飞播和人工造林、植被容易自然恢复的地区,辅以人工干预,加快森林植被更新;“造”即人工造林,主要树种为具有防风固沙作用的灌木树种梭梭。

在与风沙的搏斗中,适合内蒙古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的抗旱造林系列技术、干旱区节水造林技术和植物再生沙障治沙技术应运而生。在沙区,以治理沙化土地为重点,“封、飞、造”相结合,以封育为主;在荒漠区,以保护原生植被为重点,封禁保护和人工治理相结合;在水土流失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在平原区,以平原绿化和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带、网、片相结合。这些高科技含量的治沙技术,无不让国内外专家刮目相看。

先进的治理模式,也会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和环境的巨变。

以路治沙,是赤峰市翁牛特旗治沙的创举。通过多年的实践,该旗总结出“修穿沙公路、切割治理、带动治沙”的防沙治沙经验,先后开通了10条穿沙公路,总里程220.5公里,并围绕公路开展沙地综合治理面积180多万亩。网格化的穿沙公路,把沙区切割成了若干个治沙单元。人流、物流通过公路进入沙地深处,绿色则由公路两侧向外扩展。

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实施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支持境内林地采取多种方式有序流转,吸引了区内外30多家绿化企业、县内55个农民林业合作社参与工程建设,实现了由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历史性巨变。

鄂尔多斯人则另辟蹊径,变“征服沙漠”为“善待自然”,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库布其模式”——科技带动企业发展、产业带动规模治沙、生态带动民生改善。如今,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静卧在城市的周边,创造了“沙不进、绿不退、人不迁”的奇迹。

通辽市在治理科尔沁沙地的同时,探索出一条“治沙+致富”和“生态+增收”的新路,在防沙治沙中积极发展林沙产业,变害为利,从简单的出售原沙逐步向精深加工转变,使沙产业成为通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的目标。

可以说,面对不断扩张的沙海,内蒙古各地独创妙招,依靠精准发力高效治沙,以飞播造林、穿沙公路、以水治沙等有效的治理模式,筑起“绿色长城”,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治沙道路。从大密度造林到量力而行,从“用力过猛”到“打蛇七寸”,治沙从粗放式逐步走向精细化。

人沙和谐谱写绿色传奇

9月,西靠腾格里沙漠的阿左旗巴彦浩特镇,一湾绿水映蓝天,轻风拂面秋意来。

“以往立春过后,扬沙天气和沙尘暴就会接踵而至。大风吹来,满天飞沙,30米外都看不清人,即使在室内,空气中的土腥味也令人窒息。而现在就算是刮大风,也很少能看到满天黄沙的景象。”从小生活在镇里的范晓钟感叹。

阿拉善盟林业局副局长王新民说,阿拉善盟分布着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经过多年的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1200多万亩沙地已披上绿装。

驱车行驶在腾格里沙漠东缘的公路上,蓝天白云下放眼遥望,沙拐枣、花棒、白刺等沙生植物丛丛簇蔟,在风中摇曳,绵延起伏,筑起防沙固沙的屏障。

据阿拉善盟林业局监测和调查结果显示,经过多年生态建设,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形成了长250公里、宽3—10公里的阻沙带,沙丘高度平均降低了5—6米,实现了风沙从“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到“刮风不再起沙”的转变,有效阻挡了沙漠前移。植被由飞播前的5%—10%提高到30%—40%,沙拐枣、花棒等物种盖度和种类明显增多,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丽景观。

在科尔沁沙地西缘,新修的图哈穿沙公路伸向沙漠腹地。两旁的黄柳、柠条长成1米多高,相互簇拥,一望无际。这里素有“八百里浩瀚沙海”之称,自2009年以来,翁牛特旗采取开通穿沙公路,进行切割治理的方式,先后开通了10条穿沙公路,总里程220.5公里,每年治沙以70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

“前些年一到春天,推门就是沙子,老房子也被沙子埋掉了。现在风沙越来越小了。”翁牛特旗乌兰敖都嘎查88岁的乌力吉指着自家白白的墙壁和干净的地砖说。

在内蒙古的沙区,一条条生态防护林带在沙海中不断延伸,就像是一条条绿色长廊,成为阻挡沙漠蔓延的分水岭,将沙漠从一个整体分成若干区域。肆虐的黄沙被拴在原地,昔日沙进人退的地方出现了人工绿洲。

如今,许多昔日退化的草原、荒秃的山岭、沙化的土地上葱笼叠翠,植被恢复的速度异乎寻常——生态建设以每年超过1000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实现持续双增长,占全国净增面积的近十分之一,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03%。

不仅如此,荒漠植绿的战天斗地,已经凝聚成一股强劲的力量,引领人们进军沙漠戈壁,让那里变成了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聚宝盆”和“绿色银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从方兴未艾的戈壁农业、追风逐日的清洁能源到踏访大漠的探险旅游……自强不息的内蒙古人不断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道路,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从“防沙治沙”守护生存防线到“管沙用沙”绿富同兴的历史性跨越,用执着和汗水在广袤大地上谱写着可歌可泣的绿色传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施佳丽)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