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时政 >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扶产业就是扶根本

2017-08-24 15:40:57  来源:当代先锋网  责任编辑:陈曦 陈曦  
分享到: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马红梅

紫云树立扶产业就是扶根本的理念,深入推进产业化扶贫,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使贫困群众获得更多农业增值。

“孩子上大学的费用不用愁了,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了。”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村村民罗慧芬2016年以来,心情十分舒畅。

2015年,罗慧芬成绩优异的大儿子进入高三,眼看就要高考,罗慧芬一家既开心又难过,孩子如果考上大学是光耀门楣的喜事,但靠她和丈夫打零工却负担不起儿子上大学的各种费用。

新一轮小康工作组进驻小湾村后,对小湾村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小湾村种植辣椒有很大优势,在了解到罗慧芬和丈夫对种植蔬菜有一定经验后,工作组为其拟出相应产业发展计划上报猴场镇。至此,罗慧芬一家走上了产业发展之路。

2016年,罗慧芬的儿子顺利考上大学,同时他们一家种植的近200亩辣椒获利10多万元,罗慧芬再也不用愁儿子没钱上大学了。

在紫云自治县,脱贫攻坚力度强劲,帮扶措施精准,越来越多像罗慧芬一样的贫困户慢慢走出贫困阴影。

\

紫云自治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园,在促农增收、脱贫致富上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紫云实际的发展路子。图为万亩蔬菜种植园区。(王凯俊/摄)

精准识别贫困户

变“漫灌”为“滴灌”

2016年12月26日,大营镇大岩村姜家湾组村民姜照陶一脸愠怒地来到镇扶贫办。

“为什么我家没被评为贫困户?”姜照陶表示他患有癫痫病,至今还在医治,经济收入全靠外出务工,没被评为贫困户简直没天理。

镇扶贫办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要求其出示医疗凭证,姜照陶却拿不出。镇扶贫办工作人员随后前往姜照陶家实地走访,发现其住在砖混结构的两层漂亮小楼里。按照“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贫困户识别原则,姜照陶家并不符合要求。

因此,镇扶贫办未将姜照陶一家纳入贫困户。

“大营镇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国家正大力加强对大营镇的扶贫力度,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扶贫政策落实到真正贫困的人口和家庭,绝不弄虚作假、绝不扶富不扶贫、绝不扶强不扶弱。”大营镇人大主席吴崇雨表示。

在紫云自治县,像大营镇一样下力气精准识别贫困户的乡镇不在少数,这些乡镇不仅有理有据将并不贫困的村民剔除在贫困户之外,还将遗漏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和家庭纳入贫困户行列。

2016年,紫云自治县认真组织开展精准扶贫遍访工作,逐村逐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进行再调查、再识别,重新识别符合贫困标准的贫困户和缺、漏识别贫困人口共1460户5190人。

为杜绝“数字脱贫”、“被脱贫”现象,紫云自治县组织各乡(镇)对脱贫人口进行全面核查、清理,对2014年和2015年退出的3.26万贫困人口进行核查,经核查,这些贫困人口贫困档案资料齐全,建档立卡脱贫登记信息基本一致,符合退出程序。

据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针对紫云自治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存在程序不规范、资料不完整、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县扶贫办多次组织召开全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回头看”核查工作会议,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要求各乡镇严格按照“两公示一公告”程序重新进行拉网式核查。

大力发展产业园

变“输血”为“造血”

2017年1月4日,四大寨乡落成村村民任永兰特别忙。

2016年,任永兰向黔华农业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黔华公司)免费承包了20亩蔬菜大棚,在大棚里种上了菠菜、芥蓝、小白菜等蔬菜,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其无偿向农户提供肥料、种子、农药、机械等生产资料,并负责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如今蔬菜长势喜人,每月能采摘一次。

“太忙了,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还得请工人帮忙。”任永兰抹了把额头的汗水说。

任永兰家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没承包蔬菜棚之前,一家人靠种植水稻和小麦为生,收成好的年份勉强能解决温饱,遇上天灾人祸往往吃了上顿没下顿。

如今,任永兰一家不仅能够解决温饱,还有多余存款,其所承包的大棚还为村里提供了2个长期就业岗位。任永兰喜滋滋地算了一笔账:承包大棚种蔬菜每月平均进账4000元,家里的5亩土地以每年每亩650元流转给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年家里至少进账5万元。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啦,知足了。”任永兰说。

任永兰一家脱贫致富的例子,在落成村不在少数。

在落成村,黔华公司负责在广州、香港等地签订销售订单,落成村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每斤0.6元向“小农户”收购,公司按每斤1.2元向合作社收购,这确保了蔬菜的销路。

黔华公司是紫云自治县低热河谷早熟蔬菜产业示范园(下称蔬菜产业示范园)的入驻企业之一,园区目前还拥有绿宏、澄明等企业、合作社及大户47家,其覆盖的火花乡、四大寨乡、达帮乡3个乡镇13个行政村村民因此受益。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因地制宜建成了包括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在内的5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在促农增收、脱贫致富上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紫云实际的发展路子。

扎实开展技能培训

变“要我富”为“我要富”

“只要国家有政策,我们就有出路,只要勤劳苦干,日子就会一天比一天好。”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村的罗会恒对记者说。

罗会恒家共有4口人,两个孩子正在上小学。两年前,罗会恒一家还是靠给别人打零工挣钱过日子,日子过得紧巴巴。但罗会恒并不甘于贫穷,一直以来密切关注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

罗会恒对种种养殖产业很感兴趣,经常一个人琢磨技术,2013年县里邀请种养殖专家开班授课,罗会恒积极参与,经过几天的系统培训后,他掌握了一定的种养殖技巧,随后到镇里申请了5万元特惠贷发展种养殖业。

如今,罗会恒的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80亩的脐橙长势喜人,2016年已挂果,养殖业同样发展良好。他把养羊、养鸡鸭鹅和养鱼做成了一个综合养殖链,羊、鸡、鸭、鹅产生的农家肥用于养鱼,减少了养殖成本的同时兼顾环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现在,罗会恒一家的年均纯收入近8万元。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大力开展针对农村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计划,越来越多人接受技能培训,通过一技之长摆脱贫困阴影。

2016年9月24日,为期7天的紫云2016年“雨露计划·‘三女’”培训课划上句号。板当、火花、猴场、四大寨等乡镇(街道)的村妇代会主任、妇女致富带头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妇女300接受了本次技能培训。

2016年11月10日,板当镇“贫困村致富带头人暨青壮年劳动力培训”开班。

“培训旨在加快培养一批示范带头作用明显的贫困村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切实服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县扶贫办培训负责人赵娟说。

2016年,紫云自治县加大了技能培训力度,认真制定培训方案,扎实开展培训工作。一年内已对1200人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对200人进行了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更多>>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