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届时,“复兴号”动车组将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 高铁350公里时速将回归 8月20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全国铁路将于9月21日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届时,“复兴号”动车组将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这意味着,时隔六年,中国高铁迎来了350公里时代的回归。 为何在京沪高铁提速 “复兴号”为何在京沪高铁上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京沪高铁虽然不是我国首条建成通车的高铁,但它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示范意义。 如今,对于客流需求旺盛的京沪高铁来说,提速有利于缓解“一票难求”的局面。据统计,京沪高铁开通运营6周年累计发送旅客突破6.3亿人次,平均每年超过1亿人次。目前,京沪高铁日均开行列车400多列。 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复兴号”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他说,京沪高铁纵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客流需求旺盛,旅客运量持续大幅增长。京沪高铁“复兴号”按时速350公里运营,将进一步缩短京沪间旅行时间,拉近沿线各城市间的距离,增强同城效应,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将提高铁路线路、车辆运用效率,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复兴号”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有利于实现京沪高铁设计建设目标。该负责人表示,京沪高铁按时速350公里标准设计、建设,通过标准示范线建设,工程质量和设备设施得到进一步强化,完全满足时速350公里安全运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京沪高铁实施“复兴号”时速350公里运营,不仅能够充分合理利用资源,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高铁方便、快捷、舒适的比较优势,促进综合交通体系健康发展。 提速是否安全可靠 在2011年高铁降速之前,中国曾有包括京津、郑西、武广、沪杭高铁在内的4条高铁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营。近几年来,高铁提速重新进入大众话题,虽然提速呼声日隆,但安全性不可忽视。 “京沪高铁是目前世界上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复兴号’是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营研发制造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按时速350公里运营,从技术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上讲是没有问题的。”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表示。 据介绍,京沪高铁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2008年1月开工建设,在设计、建设、验收中全部按时速350公里标准展开,工程质量和设备设施满足时速350公里安全运行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通过了国家验收。京沪高铁2011年6月30日开通运营,经过6年的安全运营实践,固定设施设备长期保持优良状态,运营安全稳定,积累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安全运营管理经验。 与此同时,“复兴号”是按照时速350公里运营研发制造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在完成了型式试验、科学试验和60万公里运用考核后,取得了国家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自2017年2月25日起,中国标准动车组先后担当京广高铁和京沪高铁间运输服务工作,各项考核指标全部符合标准规范和运用要求,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节能环保性能有较大提升。 铁路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铁路总公司安排“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开展了时速350公里实车、实重和实速检验检测、可行性研究和运营安全评估,组织两院院士、铁路专家进行了评审咨询。通过全面系统的科学论证和综合评估,一致认为,京沪高铁满足按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运营要求。 高铁是否要全面提速 “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按时速350公里运营,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运营长期经验积累、创新驱动发展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在中国已建成运营的2.2万公里高铁中,约有三分之一是按350公里时速设计建造的。京沪高铁的提速,是否意味着中国高铁将迎来全面提速? 中铁总总经理特别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表示,高铁提速需要一个过程,管理上要面对新的挑战,也要综合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复兴号”为例,从30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时速,能耗大概增加20%~30%。从京沪高铁的综合效益来看,提速既能提高出行效率、节约出行时间,也能为沿线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但是,其他高铁线路是否满足同样的条件,要具体分析。 何华武说,中国高铁有250公里、300到350公里的不同速度等级,350公里是其中等级最高的,但不代表全部。确定开行什么样的时速,要根据不同的基础设施、不同的出行需求、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综合考虑。 |
相关阅读:
- [ 08-20]【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国高铁:从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
- [ 08-20]"八纵八横"高铁网再破难关!
- [ 08-20]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网已基本建成 雄安新区将直达香港
- [ 08-18]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征集设计方案:可实现自动驾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