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宁波、武汉、南京首套房平均利率超5% 各地首套房贷全面回归基准利率 首套二套利率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平均利率将趋于合理 融360发布最新房贷报告显示,7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上升至4.99%,相当于基准利率1.02倍,这是继2013年出现全面基准利率后,时隔四年全国范围内首套房贷款再现全面回归基准利率。 数据显示,从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走势来看,7月全国首套房平均利率为4.99%,相当于基准利率1.02倍,环比上升2.25%;同比去年7月的4.44%,上升12.38%。 其中,在全国35个城市533家银行中,有160家银行首套房利率上升,超九成的银行已无利率优惠,其中364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较上月减少35家;126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 较上月新增94家,20家银行分(支)行暂停受理房贷业务,上浮趋势较明显。 二套房方面,执行基准利率的银行4家;422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较上月减少43家;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5%的有10家;上浮20%的有67家,较上月增加31家;同时,10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30%。 融360分析师李唯一表示,继5月一线城市房贷利率大幅上涨之后,受房贷政策性紧缩的时滞效应影响,此后二线城市迎来房贷利率的全面收紧,涨幅明显。同时,二套房平均利率高于首套利率,但首套房利率增速高于二套房利率增速,因此,未来首套房、二套房平均利率之间差距或将进一步缩小,但仍将保持差异。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金融环境正逐渐步入严控和收紧的通道。不仅是房贷,从资金端口来看,银行之间的借贷成本也有所上升,随着此类成本上升的效应传导,银行和购房者之间的借贷成本也会开始提高。 事实上,日前,农行、中行、建行、交行等四家银行将广州地区首套房贷利率由基准进一步调整为基准利率上浮5%。 广东建行透露,对于居民家庭在广州市购买符合首套普通住房认定标准的贷款申请,2017年8月12日起最低按基准利率的1.05倍执行。农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广东中行、广东交行等银行也告知,已经确定8月12日起上调广州地区房贷利率至基准的1.05倍。这是广州地区首套房主流利率维持在基准利率近3个月之后,再度迎来上调。 天津方面出现根据购房者首付比例调整利率的举措。消息称,中国银行天津分行新政,首套房贷六成首付享受基准利率,首付五成的话利率就较基准上浮3%,首付四成则上浮基准5%,首付三成上浮8%。 值得注意的是,二线城市利率上升更为明显,南宁首套房平均利率5.12%、武汉5.09%、宁波5.07%、南京5.03%、福州5%,利率全面超过5%。 南京方面,融360监测数据显示,南京地区17家银行中,首套平均利率为基准1.02倍,达5.03%。其中最高为基准利率上浮20%,全面进入无优惠利率。二套房首付方面,17家银行首付为八成,其中15家银行二套房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 武汉方面,最新监测的数据显示,7月武汉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为基准1.03倍,达5.09%。在监测的14家银行中, 5家银行上浮5%-20%, 二套房方面,9家银行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3家银行执行基准上浮20%。 李唯一表示,二线城市在4月以后出现集体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态势。这也让多数二线城市平均利率突破5.00%,平均利率已超越一线城市。他认为,未来一二线城市平均利率将趋于合理,继续一路飙升的可能性较小。 也有业内人士提出,随着流动性收缩、银行负债成本上升,资产收益下行导致银行的收入及利润承压。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加上信贷额度的限制,银行逐步减弱房贷折扣、提高房贷利率就成为必然选择,预计此后几个月,房贷利率仍然会保持上行趋势。 但也需认识到,虽然全面回归基准,但现阶段利率仍处较低水平。对此,严跃进表示,近期全国房贷利率即五年期以上的贷款利率为4.9%,该利率是在2015年10月24日央行降息以后形成的,属于2015年频频降息的结果。较2012年7月经调整的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6.55%相比,目前的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 “如果银行按照1.1倍基准利率计算,实际的贷款利率在5.4%,也低于过去曾出现的五年期以上贷款利率6%以上的水平。”严跃进说。 严跃进认为,利率提高影响确实存在,但不宜夸大。从中长期看,房贷未来变贵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从楼市调控政策的角度看,下半年住房政策大调整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记者梁倩 北京报道
|
相关阅读:
- [ 08-09]天津银行房贷利率上浮 首套利率上浮5%到30%
- [ 08-07]一线城市房贷投放减少利率提升 热点城市或相继跟进
- [ 07-27]龙岩多家银行房贷趋紧 首套房利率优惠取消
- [ 07-12]上半年我国房贷增势回落 有利于抑制房地产泡沫
- [ 06-14]多地银行房贷利率继续上浮:北京二套房贷升至1.2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