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供给侧改革“宝武”调研】迎难而上:员工离岗背后的故事

2017-08-13 17:39:35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我来说两句

央视网消息:继续关注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后的故事。昨天的节目中,我们讲述了武钢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去除过剩产能,制定了详细的员工离岗分流方案。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离岗分流方案如何落实?这当中哪些人会离开自己的岗位呢?

2400多人的运输部,在将要失去岗位的700多人中就有400多名老职工。

原武钢运输部原料站站长余辉:说实在的,我们大家在接到消息的时候,要做这个工作,知道这肯定是一个很难啃的骨头,绝非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

1

原武钢运输部原料站党支部书记陈新:有时候,我们晚上跑到现场跟他们交流,有的职工也发火。

曾经付出青春和汗水的地方,说走就走真的太难。在运输部工作了快40年的陈汉斌,一家三代都是武钢人,父辈当年从鞍钢过来支援武钢建设,如今儿子也在武钢工作。尽管有许多不舍,但他却是所在车间第一个签协议的老职工。

1

原武钢运输部厂前站职工陈汉斌:这是大势所趋,好多人都望着我。我不走,这个工作绝对是难做的。其他职工开玩笑说,只要他不走我们就不走,不签字。所以领导一来,我就第一个把字就签了,其他职工就跟着签了。

在签了离岗协议之后,为了带新人熟悉自己的岗位,陈汉斌又在厂里义务工作了三个月。

原武钢运输部厂前站职工陈汉斌:主要我是运输部的老职工,又是个老党员,我30多年党龄,组织上给过我相当多的荣誉。我不奋斗,最后就会愧对组织。

原武钢运输部厂前站党支部书记马国汉:这三个月,他珍惜每一天的时间,他原来早上都比我们提前来将近一个小时。但是,从他签字的那一天开始,他就每天比我们要早来一个半小时,他说我现在一天要当一周用,一周要当一个月用。

义务工作三个月后,陈汉斌回了家,但他依然十分挂念厂里的事务。

1

原武钢运输部原料站站长余辉:有一天晚上,(陈汉斌)给我打电话说明天要下雪,他说明天早上我过来,有一些具体的工具和东西,可能他们(其他职工)不太清楚,我过来帮他们招呼一下。

运输部最终顺利完成了减员任务。

原武钢运输部党委书记胡军: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人来找我(闹)的。按道理,你砸人家饭碗,每天门口有人要跟你扯皮的,真的是一个都没有,而且做完了之后都没有。

试点改革完成后,减员工作在武钢全面铺开。更大范围的武钢职工要离开原来的岗位。在这个即将离开岗位的群体中,不乏对武钢有过突出贡献的优秀员工。

1

原武钢热轧总厂车间生产部长张光新:我有点不甘心,我还差三年(退休),像我的能力,我的工作经历,还可以为企业贡献。实事求是跟你们说实话,没有想法那是不正常的,想法肯定有。

张光新是热轧厂的老劳模,1976年进入武钢,多次获得“武汉市劳动模范”等称号。他把在武钢获得的成绩和荣誉视作毕生的骄傲。

原武钢热轧总厂车间生产部长张光新:这个人力资源优化确实是(必要),因为我搞这个我知道,所以我理解。实事求是,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价格无序竞争,同质化的竞争太厉害了。

1

为了保住武钢,骄傲的张光新最终俯下身签下了离岗协议。在这次改革中,一些做劝离工作的党员干部本身就是离岗人员。闵珊就是其中一位,她当时主要负责做通水站职工的思想工作。

原武钢热轧总厂车间工会主席闵珊:几乎就是隔个一两天到水站跟他们讲这个宣传。当时我跟他们说,我说我也有可能在这个优化范围之内。过了一个星期后,真的就是我跟他们一起回去(离岗)了。

闵珊,在厂里不仅多次荣获工作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而且作为车间工会主席,她非常关心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厂里的领导其实都不希望她离岗。

1

原武钢热轧总厂车间工会主席闵珊:当时我们车间的书记、主任都不找我签(离岗),我找到他们签,撵在他们后面不给我签。后来还是我们那个厂长来找我签的。

闵珊一家人都在武钢工作,她从小就在热轧厂长大,看着热轧厂一点点地建设起来。离岗,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决定。但是,为了武钢的明天,她毅然选择了离开。

闵珊说在岗的人是给武钢做贡献,离岗的人也是在给武钢做贡献。

1

原武钢热轧总厂车间工会主席闵珊:有时候经常会做梦,梦到回到那个地方(车间),处理故障。有一天,他们半夜说有一个配件找不到地方了,我醒了之后马上就回复,东西在哪个房间,哪个柜子,第几层第几格,我还记得很清楚,他们就找到了。

然而改革从来不是易事,也不会一蹴而就。事实上还有很多职工难以很快转变观念,自愿选择离岗。

1

原武钢烧结厂车间职工万正秀:他说武钢是一条大船,现在这个船要沉了,有一部分人要提前上岸。我说我就不回来,就这种心态,就真的是不想回去。我可以说是个“钉子户”。

万正秀,在武钢工作了25年,怎么也不能接受被优化的现实。她为什么自称“钉子户”?最后她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