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精彩图片> 正文
分享到:

走近土家“割漆匠”

2017-08-10 07:56:33   来源: 新华社  责任编辑: 周冬  我来说两句
卢远军说,因为各种涂料和化学油漆的普及,如今仍然从事割漆的人已十分稀少,割漆技艺也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月9日,湖北省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村民卢远军爬上漆树割漆。一身糊满生漆的衣裤,一双粘满生漆的手,一个篾织竹篓里放着割漆的小刀和装漆的竹筒……这就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割漆匠”卢远军的“标配”。今年52岁的卢远军已割漆33年,他每天要在50余棵高大的漆树上攀爬穿梭,忍受采漆季节的高温炙烤和漆液沾在身上的种种不适,这样每天约能采到1.5公斤生漆。卢远军说,因为各种涂料和化学油漆的普及,如今仍然从事割漆的人已十分稀少,割漆技艺也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社发(宋文 摄)

8月9日,湖北省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村民卢远军带着割漆装备进山割漆。一身糊满生漆的衣裤,一双粘满生漆的手,一个篾织竹篓里放着割漆的小刀和装漆的竹筒……这就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割漆匠”卢远军的“标配”。今年52岁的卢远军已割漆33年,他每天要在50余棵高大的漆树上攀爬穿梭,忍受采漆季节的高温炙烤和漆液沾在身上的种种不适,这样每天约能采到1.5公斤生漆。卢远军说,因为各种涂料和化学油漆的普及,如今仍然从事割漆的人已十分稀少,割漆技艺也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社发(宋文 摄)

8月9日,湖北省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村民卢远军爬上漆树割漆。一身糊满生漆的衣裤,一双粘满生漆的手,一个篾织竹篓里放着割漆的小刀和装漆的竹筒……这就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割漆匠”卢远军的“标配”。今年52岁的卢远军已割漆33年,他每天要在50余棵高大的漆树上攀爬穿梭,忍受采漆季节的高温炙烤和漆液沾在身上的种种不适,这样每天约能采到1.5公斤生漆。卢远军说,因为各种涂料和化学油漆的普及,如今仍然从事割漆的人已十分稀少,割漆技艺也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社发(宋文 摄)

8月9日,湖北省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村民卢远军爬上漆树割漆,并用折叠的树叶做容器接收生漆。一身糊满生漆的衣裤,一双粘满生漆的手,一个篾织竹篓里放着割漆的小刀和装漆的竹筒……这就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割漆匠”卢远军的“标配”。今年52岁的卢远军已割漆33年,他每天要在50余棵高大的漆树上攀爬穿梭,忍受采漆季节的高温炙烤和漆液沾在身上的种种不适,这样每天约能采到1.5公斤生漆。卢远军说,因为各种涂料和化学油漆的普及,如今仍然从事割漆的人已十分稀少,割漆技艺也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社发(宋文 摄)

8月9日,湖北省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村民卢远军在存放刚收的生漆。一身糊满生漆的衣裤,一双粘满生漆的手,一个篾织竹篓里放着割漆的小刀和装漆的竹筒……这就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割漆匠”卢远军的“标配”。今年52岁的卢远军已割漆33年,他每天要在50余棵高大的漆树上攀爬穿梭,忍受采漆季节的高温炙烤和漆液沾在身上的种种不适,这样每天约能采到1.5公斤生漆。卢远军说,因为各种涂料和化学油漆的普及,如今仍然从事割漆的人已十分稀少,割漆技艺也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社发(宋文 摄)

8月9日,湖北省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村民卢远军在换沾满生漆的“工作服”。一身糊满生漆的衣裤,一双粘满生漆的手,一个篾织竹篓里放着割漆的小刀和装漆的竹筒……这就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割漆匠”卢远军的“标配”。今年52岁的卢远军已割漆33年,他每天要在50余棵高大的漆树上攀爬穿梭,忍受采漆季节的高温炙烤和漆液沾在身上的种种不适,这样每天约能采到1.5公斤生漆。卢远军说,因为各种涂料和化学油漆的普及,如今仍然从事割漆的人已十分稀少,割漆技艺也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社发(宋文 摄)

这是8月9日拍摄的湖北省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村民卢远军的割漆“工作服”,生漆一旦粘在衣服上就无法清洗。一身糊满生漆的衣裤,一双粘满生漆的手,一个篾织竹篓里放着割漆的小刀和装漆的竹筒……这就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割漆匠”卢远军的“标配”。今年52岁的卢远军已割漆33年,他每天要在50余棵高大的漆树上攀爬穿梭,忍受采漆季节的高温炙烤和漆液沾在身上的种种不适,这样每天约能采到1.5公斤生漆。卢远军说,因为各种涂料和化学油漆的普及,如今仍然从事割漆的人已十分稀少,割漆技艺也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社发(宋文 摄)

这是8月9日拍摄的湖北省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村民卢远军沾满生漆的手,割漆季节结束至少一个多月后,他手上的漆才会慢慢脱落。一身糊满生漆的衣裤,一双粘满生漆的手,一个篾织竹篓里放着割漆的小刀和装漆的竹筒……这就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椿木营乡杨柳坨村“割漆匠”卢远军的“标配”。今年52岁的卢远军已割漆33年,他每天要在50余棵高大的漆树上攀爬穿梭,忍受采漆季节的高温炙烤和漆液沾在身上的种种不适,这样每天约能采到1.5公斤生漆。卢远军说,因为各种涂料和化学油漆的普及,如今仍然从事割漆的人已十分稀少,割漆技艺也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华社发(宋文 摄)

更多>>相关图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